編織天父的愛 井上伊之助的故事

 

首頁Home / 日文文章 / 日人列傳總檔  / 本土信徒總檔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總檔/Google Search 網內搜尋

林昌華撰 《台灣教會公報》 3153期 2012年7月30日-8月5日 p.18 藝文走廊。
井上伊之助(1882–1966),日本高知縣人,1911年為報「殺父之仇」,而來臺從事原住民醫療,1947年4月返回日本。

「嗚!多桑,請安息吧,我一定會照顧家人,請您放心;而且,我一定會為您報仇。」雙手發抖、眼淚直流的井上伊之助在心中如此發誓。
主後1906年8月15日,一張以紅筆書寫的明信片由家裡寄到井上伊之助手上,信中表示人在台灣東部的父����在原住民出草時被馘首。這時的伊之助是神學院2年級的學生,正參加教會舉辦的退修會。這���書信改變了伊之助的命運,也改變了台灣原住民的歷史。
父親客死異鄉
19世紀時,台灣樟腦的產量豐盛和品質優異聞名世界,所以日本佔領台灣後,許多商社便到台灣砍伐樟樹以提煉樟腦油。
伊之助的父親井上彌之助遠離故鄉日本,前往日本的新領土台灣,正是想藉此改變家庭困窘的經濟狀況。臨出門前,父親特別關心就讀神學院的次子伊之助,希望在外地賺取足夠的金錢後,能回歸日本和伊之助長住,享受平靜的晚年生活。。
燃起復仇之火
伊之助接獲不幸消息,震驚之餘強烈的仇恨之火由心裡升起。「為何那些番人要殺害對他們無害的父親,我一定要找到殺死父親的兇手,問他到底為什麼?」「我一定要復仇,以洩心頭之恨。但是,要怎麼做呢?」失去親人的悲傷攪和著對殺父仇人的忿恨,極度混亂的情緒遮蓋了伊之助的理性。
「我要拿著銳利的武士刀,砍光番社中的每一個人」「殺父仇人,納命來!」伊之助在課堂上突然大聲喊叫,嚇到了班上的同學,驚覺到自己的失態,伊之助立刻起立向老師和同學道歉。
老師告訴他:「伊之助,我知道失去至親的痛苦。上帝能夠了解你的苦楚,因為祂也曾經失去獨生子。」座位上的伊之助聽到這話不禁喃喃自語:「上帝失去獨生子&hellip&hellip」這時老師又繼續說話:「我們實在不知道為何台灣的番人要取人首級,以致於你的父親失去生命,這應該有他們的理由。」老師繼續說道:「但是,失去獨生子的上帝是否因憤怒,而命令天使消滅害死耶穌的猶太人呢?祂沒有,你想過這是為了什麼嗎?」
伊之助一時茫然,問道:「為什麼?先生,我實在不了解。」
此時老師停頓一下,正色說道:「因為上帝是愛,祂憐憫人類的無知。伊之助,如果你的內心混亂、理不出頭緒,不要倉促做出任何決定,先想想『如果耶穌是我的話,祂會怎麼做?』你要好好思考老師今天講的話,伊之助,你可以先回去休息了。」向老師道謝後,伊之助茫然的走在校園內。
為多桑復仇
這時已是初夏季節。校園裡一隻母鴨搖搖晃晃走過草坪,往校園外的溪流走去,身後跟著一長列的小鴨,小鴨們深怕跟丟了,兩隻小腳不停奔跑,口中還不斷發出呼喚的叫聲。母鴨知道小鴨的心情,所以也不時發出聲音回應、安慰小鴨。伊之助看著此情此景,心裡不禁想:「如果多桑還在,他應該會像那隻母鴨一樣照顧家人吧!」
就在伊之助這麼想的當下,一隻不曉得從哪裡冒出來的小狗衝向鴨群,意圖叼走小鴨,母鴨見狀馬上拍翅飛起,不顧自身安危往小狗頭上撞去。母鴨意料之外的舉動讓野狗嚇了一大跳,哀叫一聲便掉頭跑走了。於是母鴨趕緊引領小鴨群跑到溪邊,然後一隻接一隻「噗通!噗通!」跳入溪裡,終於,所有的鴨子都安然無恙。
「上帝讓我看見這一幕,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母鴨那麼弱小,根本經不起狗牙的啃咬,但是牠為了拯救小鴨,完全不怕體型龐大的野狗,這是什麼樣的勇氣啊!」想到這裡,伊之助突然想起老師講的那句話:「如果耶穌是我的話,祂會怎麼做?」伊之助又想了一下,對自己說:「我是獻身上帝傳福音的人,用刀劍砍殺敵人是傳福音的方法嗎?那隻母鴨攻擊大狗,看起來好像是使用刀劍一般,但是事實上,牠根本是用自己的性命來換取小鴨的安全。」想到這裡,突然間一個靈光閃過他的腦際,「我知道要怎樣為多桑復仇了。」
伊之助抬起頭,眼中閃著堅定的光芒說:「我要用上帝的福音改變台灣的原住民,讓他們放棄取人性命的惡習,也讓他們知道並願意接受上帝的愛。」
編織上帝的愛
由於當時日本政府治理台灣的政策禁止對原住民傳福音,伊之助如果以神學院畢業生的身分,根本不可能進入山地傳教,此外,伊之助也希望能夠真正幫助原住民的需要,所以他在1910年前往伊豆戶田的醫院學醫,並進行醫療實習。
1911年,伊之助由日本來台,12月21日從新竹廳的樹杞林(現在的竹東)出發,進入原住民的地區擔任公醫的職務。伊之助遵守日本政府的命令,沒有在原住民的部落設立教會,或是為任何一個人施行洗禮,但是他在部落進行醫療工作,對原住民毫不保留的付出,贏得了原住民的尊敬。他在台灣一直服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7年為止,受他感化的原住民極多,他們在戰爭結束之後,先後組團前往平地教會參訪,開啟了原住民宣教工作光榮的一頁。
伊之助在1966年蒙主恩召。在他84年的生命中,有36年的時間都奉獻給台灣的泰雅爾、布農族原住民,也曾協助因霧社事件被迫遷移到「川中島」的賽德克原住民。他的墓碑上刻著「愛」,也以泰雅語寫上「Tominun Utof」(上帝在編織)。
儘管從人的角度來看,伊之助的傳道事業可說完全失敗;但事實上,上帝卻透過伊之助,將祂的愛編織在原住民的心裡,等待時刻來到之時,被世人稱為20世紀神蹟的台灣原住民宣教事工,便在1970年代綻放出最為燦爛耀眼的光芒。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