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陶阿倫醫師 (Dr. Alan Ronald Talbot)

 

頁Home /本土信徒 / 日人列傳 /宣教師 / 洋神父 / 原住民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J / K /  L /  M  / N-O / P-Q / R / S / /  V / W  

詹建富 專訪 「陶阿倫」 轉自中華民國歷屆醫療奉獻獎網站 (立法院厚生會 厚生基金會)。從澳洲來在彰化基督教醫院服務的 (Dr. Alan Ronald Talbot),2003年7月26日 榮獲第13屆醫療奉獻獎。 

●陶阿倫小檔案 1948年生,澳洲籍。澳洲昆士蘭大學醫學系畢,日本岡山大學醫學博士,另取得澳洲安全研究院財務金融碩士、澳洲昆士蘭學大學資訊博士、澳洲紐卡斯爾大學醫療品質碩士學位。1983年應彰化基督教醫院之邀,擔任重症醫學科主任、毒物中心主任,現為該院醫療品質部主任。
『倫哥』最怕樂透開獎
陶阿倫以對農藥中毒的研究應用於臨床,大幅題高中毒患者存活率;直開加護病房全天候開放家屬探視風氣,引進入性關懷,今年初獲彰化縣『榮譽縣民』證。
二十年來,他致力研救重症加護、農藥中毒急救與醫療品質監控等領域,救治無數仰藥自殺的賭迷;他視台灣為第二個家,是彰化人心中永遠的『倫哥』。
北市銀行一推出樂透,全民又掀『樂透瘋』;看在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品質部主任陶阿倫眼裡,不免憂心早年『大家樂』賭風又起,到時不知又有多少仰藥自殺的悲劇重演。
陶阿倫敘述當年『大家樂』盛行時,每逢五、十五、二十五日開獎,急診室送來仰藥的『樂迷』一個接一個;這些都是簽注『摃龜』了,悲痛之餘,隨手取來鄉下垂手可得的農藥,便灌入喉嚨,以為這樣便可一了百了。『大家樂』消失後,彩迷希望便轉寄香港六合彩,每當中獎的夢想幻滅,又重復同樣的戲碼。
這些在陶阿倫眼中再傻不過的企圖輕生病患,他卻必須傾全部心力和專業去搶救;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些彩迷尋短,逼孩子也一起上路,灌他們農藥,讓他為之扼腕不已。
彩迷尋短的悲劇不斷 他最心疼
這個來自澳洲的老外醫師─陶阿倫,以醫院為視窗,目賭台灣最底層的社會文化與問題,對台灣的了解不下於國人。56歲的他說得一口標準國語,但『講台語嘛也通』;他在彰化工作、生活了20年,走在街上,連管區警員碰到他,都會親切地喊一聲:『倫哥!』他說,彰化是他的第二個家鄉,到國外開會時,有人問他打那裡來?他總是回答:『台灣彰化』。今年初,彰化縣長翁金珠還頒給他『榮譽縣民』証,陶阿倫接過手,激動地說:『我愛台灣,更愛彰化!』
陶阿倫與彰化結緣,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早年澳洲鄉下和台灣鄉下差不多,生活困苦,生病了,多半靠自己想辦法,要不就散盡家產,遠赴大都市求醫。出身佃農之子的陶阿倫,深感要扭軟這樣的命運,只有靠讀書,努力求取知識一途。果然,他考上澳洲昆士蘭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前往日本岡山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
別人不收的病患 他卻不輕言放棄
在日本醫院工作了兩年,陶阿倫正面臨續留日本或回家鄉服務的選擇。碰巧,在西太平洋急救加護醫學會巧遇來自台灣的醫師;閒聊中得知台灣欠缺急救加護人才,民國72(1983)年春天,他即應彰基前院長蘭大弼的邀請,希望借重他麻醉及重症加護專長,來台為台灣的急、重症病患服務。
彰基急診部主任張進富指出,陶醫師在日本即專研農藥中毒學,來到台灣,無異於上帝派來的使者。當時中南部農田均大量使用除草劑,農民一旦噴灑農藥不慎,或誤食、或衝動仰藥,都很容易成為藥中毒的急救或解毒,研究闕如,只能坐令一個個生命就此抱憾、消失。也由於此,有些醫院一遇農藥中毒病患,乾脆一律拒收,就算送進了急診室,這類病患嗆鼻的嘔吐物,往往令醫護人員倉皇躲避;但陶醫師來了以後,他絕不輕言放棄,病患只要有一口氣在,他一定立刻著手救治;就算再棘手,他查教科書、文獻,忙到深夜,也要為病患找出一線生機。
研發農藥中毒急救法 推動驚語標示
陶阿倫在苦心研究農藥中毒多時後,終於針對最常見的有機磷,如巴拉刈或殺蟲劑等農藥的藥理與特性,研發出特殊藥品點滴法;應用於臨床,病患存活率一舉由幾近於零提高到彰基加護病房主任方信元說,陶醫師獨特的農藥中毒急救法及其後續的療護方式,確實發揮了『起死回生』功效。當時中部醫院都知道,接到這類病患,立即轉送彰基,『只要找陶醫師,就有希望!』不少醫師遇到農藥問題,不管白天、晚上,都知道一通電話找陶醫師,就能獲得解答。陶醫師的聲名,甚至連美國農藥研究所也派人來台取經。
但是,除了繁忙的臨床工作,陶阿倫為避免農藥中毒事件一再發生,讓他救也救不完;他經常穿梭於農會、消防隊,教導相關人員防範及搶救農藥中毒的技能和緊急送醫程序。尤其是,陶阿倫發現,早年農藥或殺蟲劑成分標示不明,甚至很多產品連警告標示也沒有;他總是『好事』地找來業者溝通,苦口婆心地勸業者強化農藥成分及警語標示,做好上游把關,可能可以抵上救人一命的功德。
陶醫師來台之初發現,醫院加護病房都訂有探視病患時間,這個規定對遠道而來的病家十分不便,何況病人在加護病房內,隨時面臨死亡威脅,感到特別孤獨、絕望,沒有家人陪伴,並不盡情理。彰基護理部主任張淑貞表示,十幾年前,陶醫師就率先開放加護病房全天候探病;他先要求各部門做好感染控制,這樣,家屬及牧靈人員便可隨時進病房探訪病患。由此可知,陶醫師做事要求嚴格,卻能處處為病家著想。
不過,陶醫師最令方信元信服的還是,他從不自滿,總是用高標準自我要求,並不斷追求。他在台期間,雖然臨床工作繁重,但仍利用診療之餘,修習了資訊博士、財務金融碩士,甚至精通西班牙文、日文等多國語言。近年來,他致力於醫療品質的改造與提升,是衛生署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所倚重的醫療品質小組委員,參與訂定台灣本土醫療品質監控的各項指標。
住院閒不住 躺在病床上授課
不過,這樣的工作狂,看在同工眼裡,卻是個不懂得生活的人。彰基院史文物館館長陳美玲說,彰基人都笑稱陶醫師『有優良的醫療品質,卻沒有優良的生活品質』,連他年初因左眼視網膜剝離住院療養,眼睛蓋著紗布,還不放下工作;竟然就躺在病床上,為醫護人員上課。『眼睛雖暫時不能用,但還可以用嘴巴、耳朵來講課吧!』陶阿倫能做到這樣,彰基人莫不對『倫哥』佩服得五體投地。
彰基院長黃昭聲指出,來自澳洲的陶阿倫醫師,雖不是宣教師,但20年來,他從早期投入重症加護、農藥中毒特殊療護,親手救治了上千名病患;到近幾年大力推動醫療品質監控制度,陶阿倫的付出與貢獻,不僅有目共賭,他的專業和成就,其實正是大愛的展現。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