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是我們的祖國,台灣是我們的家
永遠的「埔里榮譽鎮民」,徐賓諾、紀歐惠

 

頁Home /本土信徒 / 日人列傳 /宣教師 / 洋神父 / 原住民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J / K /  L /  M  / N-O / P-Q / R / S / /  V / W  

文/邱麗文 

載於《新觀念》月刊 20005月,轉載於《台灣教會公報》2000921 p.6  又見於部落格邱燁漂流。


挪威籍

徐賓諾護理師(Bjarne Gislefoss)
紀歐惠醫師 (Alfhild J.Gislefoss)
是埔里人最感念的阿公、阿媽。

 

半生奉獻在山地醫療、傳道上的徐賓諾、紀歐惠,是埔里人最感念的阿公、阿媽。面對921的災後重建,他們不願置身事外,只企盼,「台灣人也能疼惜台灣人。」

談起埔里基督教醫院的阿公、阿媽,埔里人幾乎無人不曉。已成為「埔里榮譽鎮民」的徐賓諾與紀歐惠,從四十多年前先後來到台灣,就發願用全部的愛心照顧埔基的病患與偏遠地區的原住民部落,待他們奉獻出最寶貴的歲月與愛心後,仍持續這份無私的關懷,讓當地人深深推崇與尊敬。

只想找個地方,真正幫助身陷痛苦中的人

來到位於埔基旁的阿公、阿媽住家,已是近傍晚的時刻,阿公徐賓諾正在院子裡澆花,阿媽紀歐惠則剛帶著狗散步回家。看著這對挪威籍的老夫妻,臉上總是帶著微笑,舉止也從容自得,不禁感受了一股恬淡的輕氛,讓人不覺心嚮往之。

阿公今年已77歲了,從29歲來台至今,已近半世紀;阿媽則已82高齡,也來台服務了近四十個年頭。如今,他們雖已卸下繁重的醫療工作,卻仍每天到埔 基探望病患,並鼓勵病人樂觀地面對病痛。是什麼力量讓他們願意到異鄉的偏遠地區服務?阿媽親切地回答:「只想找個地方,真正幫助身陷痛苦中的人。」

徐賓諾於1923年出生於挪威,當他在孩童時就有個心願:「希望能到東方傳福音。」於是,他選擇成為一名護理師。29歲,他坐了三個月的船來到台灣,先到 馬偕醫院,再到新莊痲瘋病院,最後在埔里落腳,並加入由美籍宣教士孫理蓮與謝緯醫師所創辦的「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開始異鄉醫療的傳道生涯。

當時部落中的族人,多為結核病所苦,為了疏解絡繹不絕的病患,診所便向「愛蘭教會」商借土地,並用竹子搭蓋了八間病房,才勉強能容納各地前來的病患。隨著診所的擴充,徐賓諾等人又成立了「小兒痲痺之家」,並向挪威及美國各地募款,以收養貧窮的小兒痲痺病患,提供他們醫療及教育費用。

阿公、阿媽因同鄉情誼與共同志向而結為連理

早時診所的經費仰賴「世界展望會」每月資助的兩百美金度過,1958年,該會創辦人鮑伯.皮爾斯博士來台,目睹了當地病患對醫療空間的迫切需要,便當場簽了張空白支票,資助診所買下商借的土地,就是現今埔基的所在位置。

1962年,挪威籍的麻醉科醫師紀歐惠從美國來台,眼見國內因麻醉觀念貧乏,讓小兒痲痺病患都飽受治療上的痛苦,她隨即引進麻醉技術,並輾轉來到普基服務。隔年,紀歐惠與徐賓諾就因同鄉情誼與共同志向而結為連理。

徐賓諾與紀歐惠在埔基從事醫療奉獻的前幾年,台灣除流行小兒痲痺症,也常見痲瘋病與肺結核,而當時竟連一所護理學校都沒有。為了讓病患得到妥善的照顧,他們便自行訓練護理人員,以解護士荒。此外,當時各部落多不習慣與外籍人士接近,他們便學習當地的母語,以求拉進彼此的距離。由於真誠用心,終於打進了部落的 生活圈,及時挽救了瀕臨重病邊緣的族人。

來台前十年,徐賓諾與紀歐惠就獲頒「好人好事」表揚,可見他們對地方醫療的投入,已成為當時的美談。隨後,他們繼續懷著濟世救人的精神,在埔基日復一日地付出所有時間,直到今日,仍是當地人深深感佩的外籍天使。隨著醫療體 制日趨建全,國人漸享有勞、公保及健保等福利,他們就不再需要為了無著落的經費向海外四處募款,在台的醫護工作也隨年歲漸長,順利交棒到年輕人的手中。

分別獲頒得第一、二屆「醫療奉獻獎」

近年來,國人基於對阿公、阿媽數十年奉獻的感謝,不斷頒獎給這對結褵異地的外籍夫妻。除分別獲頒得第一、二屆「醫療奉獻獎」,也共同榮獲挪威祖國頒發的「國家最高榮譽獎」,隨後李總統更以「紫色大綬景星勳章」來表揚他們的貢獻,並續頒「華夏一等獎章」來肯定他們近半世紀對台的奉獻。
目 前,在埔基的歷史文獻紀念館中,除保存著阿公、阿媽及多位創辦人的感人事蹟,更堆滿了來自各方的獎牌、獎座,可見國人已將回饋的掌聲化成滿堆的頌揚,溫暖了阿公、阿媽的心。隨阿公走訪醫院各部,凡經過的醫護人員都向他熱情招呼,雖然921的浩劫已過半年,院方的災後重建工作卻不見停歇,除仍忙碌於照顧驟增的病患,更為重建大樓的經費四處募款。

地震後,院內員工馬上回院投入救災,黃院長也親自到入口的服務處坐鎮,以了解各項事宜。面對災後重建,埔基除配合進行巡迴醫療與心靈重建外,還須拆除院齡已37年的受損建築,改建成耐震的新大樓,才能提供更完整的偏遠醫療。

談起921,阿公、阿媽不禁皺緊眉頭,由於他們每年夏天都會回挪威探親,所以地震發生時,他們還未返國。在挪威,阿公、阿媽看見CNN電視台所傳送的災情,立即決定提前回台,並積極參與災後重建的工作。

永遠是當地人最感念的阿公、阿媽

為 喚起各界對災後重建的投入與關心,原已深居簡出的阿公、阿媽開始接受外界採訪。阿媽說:「我們已是半個挪威人、半個台灣人」。結褵異地,並將青春都奉獻在山地醫療、傳道上,徐賓諾、紀歐惠雖沒有兒女,卻是埔里人最感念的阿公、阿媽。對災後重建,他們不願置身事外,「挪威是我們的祖國,台灣是我們的家」,他 們企盼,「台灣人也能疼惜台灣人。」祝他們內在的心花,永遠美善、長青。(2000,新觀念)
-----------------------------------------------------------------------------------------------------
部落格邱燁漂流  (2007,五月)後記:


關於阿公、阿媽的後續新聞。2002年獲頒外僑永久居留證及南投縣民證;2003,《愛在福爾摩莎》新書出版,記述阿公、阿媽服務台灣人的故事。現今,他們還留在好山好水的埔里山城,成為埔里基督教醫院的精神指標。祝福他們健康、快樂。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