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泰然自畫像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蕭泰然撰 1992年10月於洛杉磯 載於《台美基金會得獎人傳記》1993年10月 P.251-255。蕭泰然是第6屆(1989年)台美基金會人才成就獎人文獎得主。蕭泰然,1938年1月1日生,祖父蕭基源(傳道師)、父蕭瑞安(醫師、長老)、母林雪雲。 

27年前,當我還在東京留學的時候,每天早上出門必須走經上野通道到御徒町搭乘電車。就在這條街的轉角處有一家小商店,老闆的頭上總是繫著一條毛巾,慈 祥地和我打招呼,隨即拿給我一瓶熱呼呼的牛奶和一塊麵包。他知道這就是我每日固定的早點。可是有一天,門關了,我只好另找別家。但是,奇怪,怎麼全都關了門呢? 啊!原來是正月初一,「祭日」!我心裡想,總不至於連什麼都沒得吃吧?於是我連續走了幾條街,終於無力地走回宿舍,整天乖乖地喝自來水。眞沒想到日本人在 「御正月」(元旦) 是那麼虔誠地「禁食祈禱」呢!這是我人生第二次碰上「御正月」的小災難。
至於第一次呢?——就是我的生日。因爲「御正月」(當時日本統治台灣) 母親無法在高雄市找到有開門的醫院,所以父親就急忙將母親送回鳳山娘家,由我的舅母接生。 她是很好的「產婆」,幾十年來,舅母不知重��了幾百遍,帶著��慰與驕傲對我說:「泰然,當時若不是我救了你,可就沒有今天啦!」(當時是難產)。我就是在這樣不被��納的 「御正月」出生的。
我是長子,在當醫師的父親心目中,將來泰然必��是一個醫師,這種心理在台灣 的社會是很普遍的。然而,由於母親是早期留日的鋼琴家,所以���小我就接觸到音樂,並且很喜愛。記得母親對我說過:「你是我教過的學生當中,反應�����快,最有天份的一個!」是的,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認爲自己的兒女是天才,是個「明日之星」�� 他們實在也夠辛苦的了……。
當我唸高中的時候,已決心將我的一生投入音樂的���界。這一決定,在父子之間 果然掀起了一場風波。當時台南長榮中學的校長戴明福先��是家父的老同學,他對家父很坦誠地說: 「��的兒子泰然將來若當了醫生,他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醫生, 因爲他志趣不在這裡,假如讓他去學音���,將來的展望是無可限量的!......」。
感謝戴校長替我解圍,更感謝父親慷慨地接受了他的意見。終於我踏上了音樂的 不歸路。
我的「學生時代」似乎也一直沒有結束, 確實有學不完的功課與寫不完的樂曲。 在學習綱琴的旅程上,首先由我的媽媽蕭林雪雲啟蒙,繼之在高錦花、高慈美、 李富美、 德明利姑娘等名師的熱心栽培,後來在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中根伸也,以及 美國加州大學的彌敦.史坦博士的悉心教導下,使我在鋼琴演奏上的造詣,達到相當成熟的階段。 然而我對作曲的興趣卻遠比成爲綱琴家濃厚得多,所以從留日期間便開始偏向於作曲的研究。
許常惠教授是我在師大時的作曲老師。他那時剛從西歐文化中心的法國巴黎,懷著一股熱情,期待將潮流的現代音樂帶回台灣生根,並建立一種新中國音樂的理念。 果然, 他的作品在台北發表之後,引起了極大的震撼。從此台灣樂壇才有現代音樂出現。我當時是在師大唸書,很幸運地上了他的課。在此之前,我曾寫過不少小曲子, 那只不過是一種抄襲與模仿 (其實這也是學習的過程當中必經之途)。記得第一堂課,每人將自己的作品在教室發表時,我的習作竟然引起許老師的注目。下課後,我 馬上成爲他的私人學生。記得當時,我說:「許老師, 我現在的情況,實在無法另繳學費,怎能再到府上去學習作曲呢?」他非常誠懇的對我說:「放心!是我叫你來的,就不收學費。」這種機遇,在幾年後竟然又發生在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的作曲課, 使我成爲當代日本名作曲家藤本秀夫教授的入室弟子。
1967年,學成回國,隨即先後任教於私立文藻女子外語專校、台南家專音樂科、台南神學院、及師範大學等。我家住高雄,既然有機會每週必須北上教課, 就馬上求教於奧籍音樂家蕭茲博士研習鋼琴與作曲。我們之間是師生關係,卻親如父子, 情如至友,他給予我在作曲技巧與鋼琴藝術,均有非常深刻的啓示。如今常在世界各 地被鋼琴家與聽衆深深喜愛的雙鋼琴曲!〈幻想圓舞曲〉,就是於1975年爲感謝 蕭茲博士而作的一首珍品。
1963年,我與台南望族的高家女子高仁慈小姐結婚,至今育有1女3男。1978年全家移民來美。子女均受良好的高等教育,實在感謝上帝的帶領。過去的年月, 內人因生意上的挫折,經歷一段漫長艱難的日子,如同「走過死蔭的山谷」,如今,爲了她所深愛的丈夫及孩子們,她以無比堅強的鬥志,犧牲一切,獨自在台灣奮鬥, 使我能在音樂的創作上全力以赴,實在應該深深感謝她在背後的支持。雖然她不常在身邊,卻永遠在我的背後。
我的「學生時代」一直繼續著,1987年,在洛杉磯加州大學名教授 Dr. Kim 的指導下,完成了研究院的現代作曲課程,從此我的音樂有了顯著的轉變。在風格上, 我仍然偏愛富於感情的浪漫派,但作品的內涵與手法卻已深入現代派的領域,而不失其優美的旋律與豐富的和聲色彩,好像打開了天窗,看到了那神祕的滿天繁星, 使我情不自禁地寫出了一曲又一曲對大自然與生命的讚歌。
1988年底,我完成了被譽爲「台灣人的史詩」之小提琴協奏曲。樂評家林衡哲曾說:「對蕭泰然本人而言,這首作品是他作曲的新里程碑,使他由鄕土的民族音樂家,蛻變爲國際性的音樂家……」。
1989年,我榮幸地得到南加州長輩會的推薦,獲頒台美基金會的人文科學獎,同時接受台灣人聯合基金會之託,連續於1990年和1991年,分別完成了大提琴協奏曲與鋼琴協奏曲等大型樂曲, 希望爲台灣人的子孫留下一點寶貴的文化遺產,並在國際樂壇爭一席之地。
最近聖地牙哥同鄕的海報云:「今年11月13、14、15日,3天,一場歷史性的演奏會,將在聖地牙哥出現。這是首次台灣人的作品,在世界級的職業交響樂團, 及舉世聞名的小提琴家林昭亮合作演出。這首你我熱切期待的蕭泰然小提琴協奏曲,將受到熱烈的歡迎和肯定……」
這時,我能感到我爸爸和媽媽在天之靈,必然在他們那慈祥的臉上,流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