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北部教會三年運動的舵手:蕭樂善牧師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盧啟明撰 《新使者雜誌》 134期 2013年2月10日 p.39-44 

一、前言
最近,總會正如火如荼地推展「一領一新倍加」運動,期待全體教會能本乎「上帝國宣教」,來回應上主對臺灣的愛。其實,在臺灣教會歷史中,早在日治時期基督徒就曾經推展大規模的宣教運動。在當時,蕭樂善牧師即是一位重要的領航者,他在幼時有特別的拯救經歷,成長的過程又融合了西方、日本和臺灣本土的信仰元素,並以青壯年之姿,義無反顧地投入教會的革新,大聲疾呼:教會要奮興、鼓舞青少年、熱心傳福音。他是體育健將、音樂專家,且不論是文字傳道或實際關顧,若為可行,絲毫不怠惰。蕭樂善的服事歷程,值得我們借鏡參考並從中獲得鼓勵。
二、家庭背景與服事經歷
蕭樂善(1900-1992),生於新竹,係蕭安居牧師之長男。青少年時期以前,因父親牧養新店教會的關係,該地的生活經驗深深影響他的一生,蕭樂善覺得那段時光(1-13歲)真是成長在環境最好又極為豐盛的新店,上帝也透過大自然的恩惠及啟示來幫助他。
蕭��善自述,7歲時有一回在碧潭玩水,學泅未成卻溜落深處,正在下沉時,忽然有一塊大石頭��現在他的腳下,使之踏而上岸��脫離險境,正像詩篇40章3節「祂從禍坑裡,從淤泥中,把我拉上來,使我的腳立在磐石上,使我腳步穩當。」蕭樂善又驚又喜,匆匆回家將所經過的事報告父母,但心內始終有一點疑問。翌日,他再去原處察看,發現該處根本沒有大石頭,使他驚呼這是上帝所����神蹟。這個經驗也決定蕭樂善一生的做人及工作。他說,雖然自己是7歲的小孩,已有明確的���教意識,體會到上帝是活活的上帝,信仰永不改變,後來這個經驗也成為蕭樂善回應呼���、獻身教會的動機。他說,從未有人勸他獻身做聖工,是他自己選擇決定的,他也對上���的選召以及「預定論」的理解獲得極大���幫��。
蕭樂善於1920年從淡水中學校畢業,進入臺北神學校(今臺灣神學院),後受派北投、���尚洲(蘆洲)、板橋、水返腳(汐止)等地。經5年牧會經驗後,1931年遠赴日本神學校(東京神學大學前身)深造。
1934年,蕭樂善學成返臺,歷任羅東、雙連等教會,1936年任三年運動主事(總幹事),1939-1943年駐任新店教會,後兼《臺灣基督教會報》主筆(1942.12-1944.1)。辭新店牧師後,應臺北國民中學校之聘(大同中學之前身) 從事英文教學4年之久。此一時期,蕭樂善與一群青年傳教師獲得宣教師和本地信徒的支持,發起一波以「福音信仰意識」為主軸的革新風氣,史稱「北部新人運動」,旨在挑戰教會政治的專權和一些制度上的問題,為教會界注入一股活力。
戰後,蕭樂善在北部大會書記任內(1940-1946),適逢國民政府來臺,他不辭辛勞,一一舉證教會財產,使得多間教會免於被強制徵收。1952年起任北部大會總幹事7年,此間兼任臺灣神學院、聖經學院教席。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當時美軍於韓戰中喪失300多位牧師,致使整個艦隊極為缺乏傳道人主持禮拜,因此蕭樂善就毅然兼任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牧師,每逢週日,他在船內以英語主禮,各艦官兵就齊集船尾國旗下默禱。在蕭樂善的影響之下,曾有官兵受其感召並立志往韓國傳教。1959年蕭氏辭總幹事,但退而不休,持續宣教工作,特別有3、4年應金瓜石教會之請,在山上傳道。1973年,蕭樂善在華盛頓創設美京臺灣基督教會(U.S. Capital Formosan Christian Church)。1992年,安息於美國,一生得享高壽,服事為人感念。
蕭樂善的家庭方面,牧師娘陳麵,係松山仕紳陳信章先生之長女,婚後生育三男三女,皆有一定的社會角色。且追溯而論,蕭、陳兩家,分別與馬偕門下的兄弟檔陳榮輝、陳能有淵源,可以說有深厚的家學傳統和信仰的榜樣。
三、蕭樂善與三年運動的歷程
日治時期,北部教會從草創開拓期漸漸進入組織牧養期,出生於此一年代的蕭樂善,其成長、求學與服事的歷程恰好見證了北部教會的大變革。1930年代,蕭樂善及其前後期的同學紛紛留學日本,他們深受日本基督教社會主義者賀川豐彥的「神國運動」影響,又學習中國基督徒推動「五年運動」的經驗,吸收「奮興佈道」的理念。蕭樂善等人觀摩日本基督教會的經驗,從中學習嚴謹的議事制度,藉以研討教勢振興的課題。
因此,1934年,第11回北部傳教師總會在淡水召開之時,蕭樂善等人本乎信仰精進與教會發展之要旨,提出「三年運動」的構想,他們著眼於宣教的責任,決定整頓教會的信仰、確立基督教的本質。同時,考量加拿大母會已經協助臺人60餘年,基督徒紛紛期待自立自治。1935年,加拿大母會順利通過此一計畫,北部中會也正式核准轄內傳教師總會稟請之三年運動議案。
1935年11月,「北部基督教三年運動部」正式成立,由宣教師明有德出任部長,蕭樂善擔任主事(總幹事),將此一運動定位為「教會總動員」,亦即「奮興信仰、作興基督精神、引導人們歸主、建立擁有上帝生命的教會」,清楚地標示努力的方向。
眾所皆知,推展教會運動若與宣傳刊物密切配合,更能有效將各種論述、活動與消息公布週知。因此,北部教會機關報《芥菜子》(後改名《北部中會》)即擔任此一角色,自1936年5月至1939年3月,連續刊載〈三年運動特記〉專欄將近3年,撰寫者主要就是總幹事蕭樂善。他的寫作模式通常先寫「主張」,說明三運的基本精神與理念;再寫「工作」,報告事務性或活動的消息。每期篇幅1-3頁,目的希望基督徒明瞭三年運動的執行概況。
1936年元月,三年運動起跑,事工分為三部:一為奮興部,目標在於使會友熱心進步,著重教會內部的更新;二為救靈部,希望會友致力邀人信教,強調教會外部的拓展;三為青少年部,鼓舞主日學、青年會臻於活躍進步,乃是針對特定的年齡層,培育最具可塑性的年輕人,以期成為教會的地基棟樑。
當時,蕭樂善擔任青少年部長,他舉歐洲國家的強盛為例,強調青少年是教會革新進步的關鍵,勉勵年輕人把握青春,及時貢獻心力,免除國家和教會的危機。其對於年輕人的重視,可見一斑。
蕭樂善對於教會政治的看法很獨到,他認為這恰恰是三年運動要革新的重點之一。他指出「權力」應分屬於長執和全體會友。權力善用,有助教會井然有序、發展興盛,濫用則造成紛亂。長執只是會友代表,不是權力任命,雙方要彼此尊重、糾正,使教會權力和教義福音緊密結合,透過福音洗禮,妥善發揮職權,進而運用權力助長開放的風氣,避免壓制的弊病。
1937年進入三年運動第二期,經過前一年的努力,北部基督徒感受到教會有活絡的跡象,期待不斷反省前進,避免嫉妒分爭或輕視聖經。蕭樂善則更加鼓勵信徒「用愛心說誠實話」,貫徹公義和仁愛,使之不至虧欠上帝的恩典。蕭樂善認為,基督徒要鍛鍊自己,為上帝竭盡忠實,使這個「聖經運動」將正確的信仰遍傳全臺,他呼籲基督徒領受傳福音的使命,彼此指導協助,讓傳教師和平信徒都能找到貢獻心力的定位。
針對基督徒的靈修生活方面,蕭樂善主張「靜靜研經查考」就是「最符合時代的勞碌方式」,使「新出發的教會」有足夠的能力面對時局、革新組織、勇於任事,促進教會經濟獨立。
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7月起,蕭樂善為三年運動所撰寫的二卷叢書熱騰騰地出爐了,分別是《教會振興運動的要旨與實際》和《聖經的要領》,這兩本著作就是他把信仰的體會化為文字的傳道,他指出:
〔這些是〕關係信仰生活所必要聖經的教導,聚集於要緊的題目。使人較明白福音的內容,以置確信。……要傳道理給別人之時,能得到所必要的題目與材料,使上帝的話感化人。
顯然的,蕭樂善希望這兩本書能促使基督徒的信仰進步,讓聖經智慧的「溝渠」使個人心田得到「活水」,幫助基督徒認識信仰的全貌,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幫助。
1938年,進入三年運動最後一期,基督徒仍較注重「教會」內部的事物發展,蕭樂善指出,北部擁有70多間教會表面上看似強盛,但實際的傳道精神則有待加強,當前正面臨國際戰雲密佈的局勢,特別在加拿大母會財政困難之時,基督徒尤需留心注意。因此,他鼓舞眾人應承擔「開路先鋒」的角色,身體力行才有可能進步發展,期待基督徒更加愛主、和諧,行走正道不怕攔阻,使三年運動成為後人的模範。
綜觀三年運動的實施效果,第一年活動較多,如發會式、講演會、特別集會等,又分成奮興、青少年、救靈三大目標,執行事務較有系統,參加者頗為投入。第二、三年則轉以「文書傳道」為主。三年之間所發行的文字出版品不少,但聚會形式是從動態轉為靜態。
事實上, 三年運動頓挫的原因,係因政治環境的變動所致。受到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基督徒無法專心投入於信仰的奮興運動,也難以召開公眾集會。1938年時,蕭樂善曾無奈地慨嘆,許多信徒被徵調「勤勞奉公」構築防衛工事,因而無暇維持教會生活,他表示:
因時局之關係,由〔1937年〕八月以後無有大衆的講演之計畫,但有獎勵個人傳道及編輯叢書聖書研究等。有多數對此運動甚有認識,然尚有多衆對此工程未有認識。……開始之時有熱心,半途冷淡難得榮光上帝之名,三年運動宜活於臺灣教會歷史上。
顯然的,「時局因素」使大型集會受到限制,舉辦的活動多屬於靜態的演講會、聖經研究會等,性質與平常的主日禮拜相仿。基督徒被動地聽講、研究,缺乏「走出去」的對外宣教佈道,欠缺與非基督徒直接往來的經驗,引人入教的機會自然減少。不過,蕭樂善始終期待會友在聖經上有更多的基礎,並透過報章刊物的宣傳加強聖經研究,此一理念毋庸置疑是信仰的根基。
四、結語
北部基督徒回顧三年運動時,並沒有用太多的篇幅加以討論,某些曾任幹部者僅簡短自評「雖有發行幾種小刊物,但因進入戰爭緊張時期,故不能得到如期效果。」事實上,發行的出版品種類不在少數,惟每種刊物到信徒的手中後,實際的效果仍有改善的空間。
然而不可否認的,在蕭樂善牧師等人的推動之下,三年運動對基督徒信仰認同的質和量確有幫助,透過報刊雜誌深入討論信仰的理念與實踐,裨益基督徒自我反省、督勵。1938年,臺北神學校、淡水婦女義塾正式成立理事會,教育機構更形穩固。1938年的信徒增加到9,667人,也促成北部中會分設成臺北、新竹、東部三個中會,奠定「大會」的升格基礎。蕭樂善掌舵三年運動的航向,對臺灣教會歷史上的意義,不容忽視。
回顧蕭樂善一生,始終都是殷勤作工,在三年運動期間,他以自宅為事務所,日夜忙於製作教會振興的標語、傳單,寫作文章、刊行雜誌,並在各種靈修或議事的聚會中擔任講師,鼓舞信徒自覺,投入教會振興。他是宣教運動的舵手,但心中相信聖靈一定是推動大船的風,上帝的手就像幼年搭救他一樣的奇妙。期盼吾人也有這樣的信心,同來回應上帝的呼召,感謝耶穌的救恩,在小事大事上盡忠服事,歸榮耀予神。
蕭樂善小檔案
1900年 出生於新竹。
1907年 碧潭玩水時被上帝拯救免於遇難。
1920年 淡水中學校畢業,進入臺北神學校。
1926年 牧會 北投、和尚洲(蘆洲)、板橋  、水返腳(汐止)等會。
1931年 日本神學校進修。
1934年~1939年 返臺並先後牧會羅東、雙連等會。
1936年~1939年 擔任三年運動總幹事。
1939年~1943年 駐任新店教會。
1940年~1946年 擔任北部大會書記。
1944年 應聘臺北國民中學校教師。
1952年~1959年 擔任北部大會總幹事。
1959年 退休並改往山區宣教。
1973年 創設美京臺灣基督教會。
1992年 安息於美國。
參考資料
1.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http://www.laijohn.com/index.htm,存取時間2012.08.03。
2. 《臺灣教會公報》、《芥菜子》、《北部中會》。
3. 鄭連明主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北:總會,1965),頁254-256。
4. 黃六點主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教會大觀:北部設教百週年紀念刊》(臺北:北部設教百週年籌備會,1972),頁694。
5. 蕭永真、陳皙宗、孫芝君,《蕭安居牧師生平及其家譜》(編者出版,2008),頁40-42。
6. 蕭樂善,〈由新店到華盛頓〉,《新店基督長老教會慶祝設教百週年紀念特刊》(臺北縣新店鎮:該會,1974),頁6-7。
7. 蕭樂善,《教會振興運動的要旨與實際:三年運動叢書1》(臺北: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三年運動,1938)。
8. 蕭樂善,《聖經的要領:三年運動叢書2》(臺北: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三年運動,1937)。
9. 廖安惠,〈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新人運動」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10. 拙文,〈日治末期臺灣基督徒「傳道報國」認同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頁33-48。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