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聲噹噹福音傳—梅監務牧師在台灣

 

頁Home /本土信徒 / 日人列傳 /宣教師 / 洋神父 / 原住民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J / K /  L /  M  / N-O / P-Q / R / S / /  V / W  

王貞文 撰 《台灣教會公報》 2979期 2009年 3月 30日-4月5日 P. 13 

1、在一個新的時代
1895年,台灣開始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在日本前來接收台灣的軍事行動都平靜下來之後,基督教的宣教工作又得以重新開始。在這一年的年底,三位年輕的英國宣教師一起抵達府城,他們是:梅監務(Campbell Moody)、蘭大衛(David Landesborough III)與廉德烈(A. B. Nielson) 。
這三位年輕的宣教師面對的是一個新的時代。基督教的宣教工作在清朝所統治的台灣開始,跟漢文化對遇著、在腐敗的官僚系統下爭取著宣教空間。到1895年,宣教在台灣已經有一定的成果,前輩的宣教師們建立了許多教會,培育了本土的傳道者,台語白話字也成了教會所使用的語言,用來讀經、唱詩、教導,也用來書寫紀錄與通訊。
現在他們得學習台語白話字,同時將面對一個新的官方語言—日文,也要面對一個新的,較現代化而有效率的國家體系。他們將在思想、文化、醫療工作上,對台灣的現代化有所貢獻,他們也得去面對教會與國家的新的競爭關係。老一輩的宣教師的經驗不見得幫得上忙,他們將以更多的時間,與台灣本土的傳道人同工,幫助教會定根於台灣本土。
他們一起學了台語。廉德烈牧師留在府城,梅監務牧師與蘭大衛醫生則被派駐於彰化,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重新嘗試以醫療工作來打開宣教之門,並在中部拓展宣教事工。
在這些宣教師當中,梅監務牧師的台語學得最好。他不只跟著林燕臣秀才學著典雅的語言,每次下鄉,他也都盡力收集草根味的新語彙,並將這些民間的用語仔細地做成單字卡。因此,當甘為霖牧師編修廈門音字典時,梅牧師可以提供兩千多張卡片給他參考。
梅監務牧師出身信仰虔誠、生活嚴謹的家庭,屬於蘇格蘭長老會的「自由教會」,這種基督徒的特質是剛毅、虛己、堅持福音之道、不向威權屈服,這些特質也可以在梅牧師身上看到。
他在格拉斯哥大學讀哲學,成績非常優異,和巴克禮牧師一樣是很有潛力成為一位學者的。也是因為巴克禮牧師的感召,他決心要獻身於海外的宣教工作。他以毫無架子的謙虛身段,在台灣勤懇地工作了二十幾年,又以銳利的學者之眼,觀察、分析台灣的教會與信徒的狀況,並將這些現象與初代教會的現象比對研究,提出相當新穎而有啟發性的見解。直到今天,我們讀他對台灣人信仰心靈的觀察,都還會覺得那是現在教會處處可見的現象呢。
2. 「路加之門」與「腓利之門」相得益彰
梅牧師與蘭大衛醫生的同工,被萬榮華牧師譽為是最成功的合作例子。兩位謙謙君子都是來自同一種信仰傳統,梅牧師的父親,蘭大衛的祖父,都是強調教會的自主權的「自由教會」運動的成員。他們肯為事工奮不顧身,不畏強權,不隨波逐流,又富草根意識,與人民站在一起。
梅牧師稱蘭醫生所從事的醫療工作是「路加之門」,木訥寡言的蘭醫生,以溫柔、忍耐、慈祥的態度盡心幫助病人,讓他們因為這樣的愛,身心得到幫助,而打開心門。梅牧師自己則是像使徒腓利一樣地,在大街小巷,在廟口,在車上,,隨時尋找與人對話的機會,與人談論道理,使人心熱、反悔,以此來打開人們通往救主之門。他們兩位攜手合作,同時開啟了「路加之門」與「腓利之門」,也一起建立教會。
為了扮演好這個「腓利」的角色,梅牧師不但特別用功學習草根的語言,更努力成為台灣庶民的一份子。在一個新的殖民政府開始統治之際,他不選擇站在那個現代化的國家那一邊,而是以簡樸克己的生活,與他所關心的台灣俗民站在一起。
這一對「路加」與「腓利」開創了一種與上一輩披荊斬棘的宣教師相當不同的宣教風格。他們有更多與當地對話的機會,在教會的開拓上,也扮演較多扶持協助,而非主導的角色。
3. 尋找失喪心靈的鑼聲   
梅監務牧師刻苦的生活態度,留給台灣同工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堅持不穿漂亮的西裝,出遠門寧願搭三等車。在講派頭的日本時代,與民族自尊相當強的英國人當中,這樣的生活態度不免遭人議論,被譏為英國乞丐。但是他始終堅持這樣的生活方式。
他克己,一方面是為了將金錢節省下來做事工、建立教會、幫助需要的人;另一方面,他認為必須成為困苦的人當中的一員,生活得像他們一樣,才能讓人了解,基督與他們同在。
早年在蘇格蘭的經驗,讓他成為一位基督教的社會主義者。在讀神學的時候,年輕的梅監務已經看到十九世紀,英國的工業革命所帶來的貧富差距,社會不公義的種種問題。他為了在這種問題之下受苦的靈魂憂心。
在優美安適的鄉間長大的梅監務,原本可以隨波逐流地過著中產階級生活,或在他所愛的鄉間擔任牧職,但是他所領受的呼召,卻是到人人畏懼、嫌惡的工業城區的教會開拓工作。他到早就放棄教會生活的窮苦工人當中,住在他們的社區裡,與他們生活得一樣簡單,深入他們的家,他們的生活,贏得他們的信任,慢慢引領他們來聽福音。
也是以同樣的理念,他以全生命投入台灣的宣教工作。他所傳的不是殖民帝國的光榮所營造的「有力者」的宗教,而是謙卑虛己,為世人死在十架上,帶來救贖的基督。
他不斷地尋找可能可以與台灣的草根民眾對話的方式。當時台灣通報消息的方式,是在大街小巷敲鑼,大聲呼喊。這種方式特別是用於尋找走失的孩童。深入台灣庶民生活的梅監務,於是採用這個方式,大街小巷地敲鑼,說上帝正在尋找祂失喪的孩子。這是相當吸引人的街頭行動劇,不必用高言大論,就可以讓人經驗到上帝愛世人之心。
許多台灣信徒記得這噹噹的鑼聲,記得這種富戲劇性的、草根性的街頭佈道行動。他這種深懂得用貼近生活的語言、行動來傳福音的敏銳心靈,是相當特出的。
4. 為台灣塑造神學人
梅監務不只是一位深入草根的傳道人,也是一位用功的學者。他對當時台灣人的教會生活與信仰型態有許多銳利的觀察與批判。他為「生命更新」的概念在儒家的社會難以被接納而憂心。
在巡視教會並「問道理」時,他會期待信徒對「罪與拯救」有所意識,更要求他們能夠真的明瞭聖餐所紀念的,主耶穌替贖的意義。這一點,他無論如何不肯放寬的,所以有人甚至被問了四次道理都還無法通過,無法受洗。
梅牧師曾以英文寫了數本出色的著作,探討台灣的基督徒與台灣教會的種種現象。他的銳利觀察,拿來研究當今的台灣教會,都還是鮮明有力的,
他也孜孜不倦地為台灣教會培育神學人,在巴克禮牧師忙於翻譯聖經時,他也曾擔任台南神學校(台南神學院)的校長,以白話字著書立說,寫教義問答與基本的神學教材。
他的學問、見識固然是這些神學人可獲益之處,但他簡樸生活方式,「倒空自己」拼命傳福音的生命情境,更是學生們最好的榜樣。這一位宣教師、學者與信仰的前輩,實在值得我們去懷念、去認識啊!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