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 665 加禮宛的廚師傳道

首頁Home / 史話總目錄 / 教會史話題字/史話第一輯 史話第二輯 / 史話第三輯  /  史話第四輯 / 史話第五輯 / 史話第六輯 / 史話第七輯

教會史話 601-625

教會史話 626-650

教會史話 676-700


651  郭希信牧師的回憶

 652  牛津學堂首屆學生

653  嚴彰柯玖是二屆生

654  師公出身的李壬水

655  郭希信的牧會經過

656  噶瑪蘭來的夏介辣

657  偕阿篤及其女阿云

658  林清火傳道並行醫

659  林清火之小弟林發

660  中港出身的陳禧年

661  土牛一塾師的告白

662  艋舺八甲庄的開堂

663  張金波牧師的小傳

664  談八寶良和偕八寶

665  加禮宛的廚師傳道

666  顏有年的裔在哪裡

667  新店教民遭大災難

668  新店的劉貴及劉寬

669  新店林雨露的為人

670  被拆毀的新店拜堂

671  馬偕的好友李高功

672  甲申八月十七的事..

673  馬偕視察被拆教堂

674  蓋有高尖頂的教堂

 


 

 

 


馬偕所到過的加禮宛有二處,一在噶瑪蘭(蘭陽平原),一在奇萊平原(花蓮地區)。1886318日馬偕在加禮宛設教,其址推定在今宜蘭縣五結鄉秀水村,社民信教甚踴躍(18861216日首次施洗,就有59名受接納)。社民移住奇萊平原的不少,成社也就取原社名為社名。

189094日馬偕初訪奇萊的加禮宛。當時居民大約500人,共有五個村落,就是大社(Toa-sia)、竹仔林(Tek-a-na)、武暖(Buloan)、煙窩(Ianko)及七結(Chhit-kiet)。而大社就在今花蓮機場旁邊的嘉里村,屬新城鄉。有一位曾在牛津學堂當過廚師,名叫顏有年(年又作連),就居於大社,熱心在傳福音。顏有年出於董門頭(又作斗門頭),址在宜蘭縣五結鄉清水村,距加禮宛甚近。

《馬偕傳道記》有專章談奇萊訪問(From Far Formosa, Chapter 24. “A trip down the East Coast”),提到並稱讚──廚師傳道(The cook-preacher),可惜未寫出其姓名,以下摘錄馬偕所述:

中午終於到花蓮港,這是奇萊的商港。我很久就想來訪問此平原,因為有噶瑪蘭族人移住在這裡,也有一位曾在牛津學堂當過廚師,自願到這地向他的同族傳福音。……我們的小船剛被拖到沙石灘上,一位官員(是當地的首長)就派人來請我們吃中餐,對我們表示關懷。我聽見處處有人稱呼我的名字,甚為驚異,我們從未到過此地;卻有許多人知道我們在北部所作的工,我們的新朋友(指官員)還叫馬夫配好一匹小馬(pony),並掛上了一串鈴,要借給我用,真是意外的優待。我就騎了這匹雖不強悍而是肥胖駿美的馬,而且有馬伕領先。天將黑時,我們進了加禮宛,這是我十多年來想探訪的平埔族社。我們發現那個廚師已成為傳道人,住在居民為他建造的一間草蓋竹屋。正因他們期待我們的訪問,所以是難以想像地歡迎我們。屋裡不久就擠滿了人,有許多人站在門口。我未開始講道前,先觀察情形。這位廚師的確在這裡做了很好的工作,居民能明白福音的真義不多,但顯然有很多厭惡偶像的崇拜,並已到了要斷然採取行動的程度了。我因聽說官方要求住民必須繼續拜偶像,作為臣服的表示(as being a token of subjection to China),我就騎馬赴軍營(encampment)洽談,而得到親切的接待,不管以前這麼說,現在都沒有關係了。兵士們讚揚我們的傳道工作,就有一個人曾在淡水得過我給的藥,另一個人曾在雞籠(基隆)傳道處拿過藥,另一個人則認識艋舺的傳道師,衙門裡的人也稱讚我們的人以及博物室等,意見一致,官員祝我「平安」(Peace)。我乃騎馬而歸,請所有願意信仰真神的人都肅清家裡的偶像表示其決心。黃昏時在一個廣場居民相聚……五個村落的社民,都一致同意,要信仰耶和華。不但如此,他們把花費2,000元蓋成的廟,供禮拜堂用(for chapel services……

1912年出版的《黑髯番》一書,採小說體裁撰寫,但真注重史實,關於此段有生動的記述,亦可參閱。(可見前衛出版社20033月出版的蔡岱安譯本,pp.152159
 


 

《台灣教會公報》2706 200415-11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