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160 週年誕辰

首頁Home | 諸家論述總檔 |翁佳音曾宗盛 | 徐謙信 | 夏文學 | 江玉玲 | 郭東榮 | 郭正昭 | 李加恩 | 林昌華 | 林俊育 | 林暢有 | 盧俊義 | 阮宗興 | 王昭文 | 王成 | 蘇慶輝 | 謝大立 陳俊宏 |鄭仰恩| 張德麟 | 張德謙 |張妙娟

 陳俊宏 

原載《台灣教會公報》 2716(2004.3.15-21)10


 

當年遠來寶島首次兩腳踏上滬尾[1] 

映入眼簾的景緻盡是明山與秀水[2]

於是心底發願拼死傳道埋骨斯土[3]

逝世百年馬偕牧師可曾舊地夢迴[4]

 

拾年後起建的那座紅磚牛津學堂[5]

成了北台宣教事業的摇籃與母港[6]

星移物換旗幟三易門前西流依舊[7]

大異往昔的是那河水熏臭山濫葬[8]

 

百年來教會社會一般世俗無兩樣

算計的不外是虛幻的利益與名望

辛苦捎來的福音所載應許的土地

像是台灣人夢裡也歸不得的故鄉

千年如一日誕生後不過盃茶工夫

馬偕門徒一心追趕現代化的腳步

學校醫院禮拜堂越蓋越大越時髦

大多數人依然彷徨踟躕心靈無主

 


[1]淡水古名滬尾 ◦ 加拿大人偕叡理宣教師 ( 俗稱馬偕 , George L. MacKay, 1844 -1901 ) 於 1872 年3 月 9 日來到淡水 , 一生在北台灣傳福音將近三十載 , 今( 2004 )年3 月21日是他誕生的 160 週年紀念日 

[2] 「秀水」指的是淡水河 ;「明山」指的是河口北岸的大屯山以及南岸的觀音山

[3]馬偕在其 1872年4月7日 的日記上寫道 :「…… 我的宣教區已經決定了…… 台灣北 部地區大部份 我都看過 ‚ 實在美麗極了…… 我要在此立下基石 ‚ 今天我要向祢宣誓 ‚ 我已準備在這塊我自己所選擇的美好地方工作一生至死方休 , 求主幫助我 ◦」

[4]馬偕於 1901年 6月 2日去世於淡水 , 郵政總局在2001那年為他出了一枚逝世百週年紀念郵票 

[5]牛津學堂( Oxford College )於1882 年7 月26日在淡水砲台埔落成 ‚建校基金募自馬偕故鄉牛津郡( Oxford County ) ‚故以牛津為校名 , 而1998年原淡水工商管理學院申請昇格時亦擬易名為「淡水牛津大學」, 因此學校當局或許能把握這次紀念馬偕誕生160週年之時機 , 向主管機關提出正名要求 

[6]牛津學堂先後成了今日台灣神學院( 1882 ) , 淡江高級中學( 1914 ) ,  真理大學( 1965 )的創校地 , 以及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一個中會「台北長老中會」( 1904, 北部中會前身 )的創立地點 

[7]牛津學堂前後歷經大清帝國、日本帝國、中華民國等三種旗幟的政權 ◦ 南向的學堂面臨著西向流入台灣海峽的淡水河 , 而馬偕當年的傳道事業大致是從下游逆流而上 ‚再沿著三條主支流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往內地發展起來的 

[8]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台灣經濟快速起飛 ‚淡水河水質污染也跟著急遽惡化 ; 而觀音山麓亦因長期缺乏有效管理而遍地亂塚 ◦ 因此 ‚原本美麗的河口景觀已大異往昔 , 但這也就成了龐大的馬偕宣教關係事業無法規避的一項時代性使命的具體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