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多元宣教發展

鄭仰恩牧師在其「台灣基督教發展綜述」(收錄於《台灣大百科全書》) 一文,將基督教在臺灣發展的歷程分(一)荷西時期的宣教,(二)晚清時期的第二波宣教,(三)日治時期的組織擴展,(四)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多元宣教發展等四個階段敘述;玆錄其第四階段


二次大戰後是臺灣多元化宣教的新契機。原住民宣教早已在日治後期展開,當時在「理蕃政策」的隔離措施下,有日本自立宣教師井上伊之助和加拿大聖公會宣教師 葉資(Narsissus Peter Yates)兩人突破「禁令」進入原住民部落工作。不過,真正的突破點是在孫雅各(James I. Dickson)夫婦贊助下,太魯閣族的姬望(Ciwang‧Iwal)和高添旺(Wilan-Takoh)等人在艱難和迫害下向自己同胞傳教的努力。戰 後,駱先春、胡文池、許有才、莊聲茂、林彼得、陳耀宗等平地牧者奮力投入原住民宣教,加上1946年溫榮春在花蓮開辨「臺灣聖書學院」(玉山神學院前 身),培育原住民傳道人,信徒由數千人增加到1965年的10萬人,被譽為「二十世紀的神蹟」。1970年代後,不少原住民教會經歷靈性復興運動,進而參 與海外宣教活動,頗具特色。
1949年,超過150萬的「大陸人」隨國民政府自中國遷臺,帶來臺灣基督教的第三波發展。這些新住民佔當時全島人口的14%,在惶恐不安的危機感中有相 當比例成為基督徒。因為有為數眾多的宣教師和資源「轉進」臺灣,不但「國語教會」快速擴展,整體教會的宣教也連帶成長。這段期間,基督徒人數由 51,000人增加到220,000人,神學院由2所增為10所,以「宣教」為主軸的團體由4個增為33個。由於蔣中正總統家族(宋美齡屬於衛理公會)的 關係,政教關係融洽,有許多政府官員成為基督徒。
此一階段建立的「國語教會」大約有四類:(一)信義會、衛理公會、聖公會、浸信會等傳統主流教派;(二)循理會、貴格會、聖潔會、宣道會、安息日會等小教 派;(三)教會聚會所(現稱「召會」,又分出基督徒聚會處、神的教會等)、中國佈道會、靈糧世界佈道會(靈糧堂)等本地自創教派;(四)因「語言」因素而 在臺灣新創設的教會,以名為「國語禮拜堂」的地方教會為代表,後來大多也發展出臺語的聚會。
長老教會在戰後推動好幾波宣教運動,最顯著的是1954年起為紀念宣教百週年的「倍加運動」和1966年的「新世紀宣教運動」,前者是一個「本土化」的宣 教運動,有寶貴的「上山下鄉」經驗,著重教會數和信徒人數的增加;後者以「多角宣教」為原則,關懷特定的社群和沒落中的社區,如山地、農村、都市、海外移 民等,並強調平信徒的職份,以及自立與互助的夥伴精神,在宣教理念上比較接近普世運動的精神。長老教會自1951年成立總會後隨即加入國際教會組織如普世 教會協會(WCC)、世界歸正教會聯盟(WARC)、亞洲基督教協會(CCA)等,並因普世思潮影響而積極關懷民主人權、社會公義、族群、性別、生態等議 題。
1965年後,臺灣政經局勢漸趨穩定,加上社會邁向工業化、都市化後,宣教發展逐漸停滯,主流教會大多維持現狀,反而是使用臺語的非主流教會如聖教會、真 耶穌教會、聚會所等尚能成長。1980年代,帶有靈恩派傾向的教會開始在都會地區發展,如通稱「苗栗禱告山」的中華基督徒祈禱院始於1982年,在臺語、 國語、原住民教會裡引發一陣熱潮,但因不自覺的「屬靈優越感」而帶來教會的衝突和分裂。在中國創建的「真耶穌教會」藉著植堂和文字工作,逐漸將傳教對象從 中低層民眾擴展到中產階級和科技新貴。近年來結合靈恩運動和小組教會模式的幾個獨立教會系統,如靈糧堂、行道會、真理堂等。在2000年前後,國語教會系 統曾主導推動「兩千年福音運動」,但成效不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