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組織擴展

鄭仰恩牧師在其「台灣基督教發展綜述」(收錄於《台灣大百科全書》) 一文,將基督教在臺灣發展的歷程分(一)荷西時期的宣教,(二)晚清時期的第二波宣教,(三)日治時期的組織擴展,(四)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多元宣教發展等四個階段敘述;玆錄其第三階段。


1895年馬關條約將臺灣割給日本,引起民眾忿恨,清朝官員和地方鄉紳於5月成立「臺灣民主國」,卻在日本占臺後全面潰散。南北長老教會面臨日本占領過程 中的誤解和刁難,不但教會被侵占,更有不少信徒失蹤或遇難。最引起注目的是基督徒參與「引領日軍入城」的事件,包括可能指使辜顯榮領日軍入臺北城的李春 生、被迫領日軍由澎湖登陸布袋港的林學恭傳道師(此舉不幸引發麻豆事件),以及領日軍入臺南城的巴克禮牧師等。前二者引發不少爭議,後者則被譽為「和平使 者」。
歷經日治初期的陣痛,南北兩長老教會逐漸和新政府建立良好關係,教勢進展甚快,南部教會在10年間信徒增加一倍;中部在梅監霧牧師(Campbell N. Moody)和蘭大衛醫生(David Landsborough)合作下也快速擴展;北部教會也在吳威廉牧師(William Gauld)的領導下建立宣教師團隊,分別在神學教育、醫療、婦女教育等方面各專其職,大甲、苑裡一帶由劉忠堅牧師(Duncan MacLeod)的開拓也有相當進展。
此階段長老教會開始組織化,先是「臺南長老大會」於1896年成立,並於1898年封立潘明珠和劉俊臣為南部最早的本地牧師(北部的馬偕已於1885年自 行封立嚴清華和陳榮輝兩位牧師);「臺北長老中會」於1904年成立,這兩個議會代表長老教會進入「代議制度」的新時代。經過醞釀與協調後,南北的兩長老 教會於1912年10月24日在彰化成立「臺灣大會」,並開始使用共同的聖詩、刊物和教制,並議定以「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為名稱。
除組織化外,教會也逐步邁向自立。屏東出身的吳希榮牧師於南部設教50週年的1915年,大力提倡自治、自養、自傳的「三自運動」,並於1921年建造第 一間由本地人自資的屏東教會。在林燕臣、高篤行、鄭溪泮、廖得等牧師支持下,自立運動帶動教勢發展,促成1930年南部四中會(臺中、臺南、嘉義、高雄) 的成立。北部教會原本就有馬偕主張「鼓勵本地傳道」的理想,後來因1925年加拿大長老教會分裂後的人事震盪,宣教師大批離開,又形成少數人領導的獨裁作 風,觸發1930年代稱為「新人運動」的自立革新運動。在年輕留日傳道人和信徒領袖的推動下,該運動間接促成1938年北部三中會(臺北、新竹、東部)的 成立。
日本新教各教派陸續來臺建立教會,但以日本人為主要對象,包括日本基督教會、聖公會、美以美會、組合教會、聖潔教會、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等。真耶穌教會於 1926年由張巴拿巴等人從廈門引介來臺,陸續在臺南、花蓮、臺北等地建立教堂,因信徒資源重疊而和長老教會產生緊張關係。這是臺灣的基督教首次經歷到多 元教派的存在和競爭關係。
1931年起,由於日本政府為軍國主義者所控制,日本本土及殖民地的教會都受到監控。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北支事件)後,更試圖以「精神總動員運動」 來強制基督教支持其政策,軍國主義、天皇崇拜、神道教結合下的「皇民化運動」更在太平洋戰爭後加速推行,教會和傳道人受到嚴密監視,禮拜中必須用日語講 道,唱日本國歌,行「國民禮儀」(向日本皇宮遙拜),教會學校師生更被迫到神社參拜,教會所屬學校和醫院逐一被控制、接收,或被迫關閉。由於英國、加拿大 宣教師在1940年被遣返回國,臺灣教會被迫全面「自立」,但卻無法跳脫日本總督府的控制。1943年2月25日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被迫在彰化成立「總 會」,1944年4月29日更和其他教派一起被納入「日本基督教臺灣教團」,直到1945年10月2日才宣布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