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424 曾有個杜君英教會

首頁Home / 史話總目錄 / 教會史話題字/史話第一輯 史話第二輯 / 史話第三輯  /  史話第四輯 / 史話第五輯 / 史話第六輯 / 史話第七輯

教會史話 426-450

教會史話 451-475

教會史話 476-500


  1. 高長伯的傳道生涯

  2. 談談高長伯的家族

  3. 高金聲牧師的簡歷

  4. 高鐵留福州初見聞

  5. 留學福州的潘日新

  6. 南部最早本地牧師

  7. 潘明珠牧師的家屬

  8. 劉茂坤在台南封牧

  9. 劉茂坤俊臣牧會歷

  10. 日軍釋放了劉茂坤

  11. 劉俊臣有子二女四

  12. 老校友談潘劉兩師

  13. 本地教會自治之議

  14. 台南府屬長老名單

  15. 甘為霖撰治理教會

  16. 來公論聘本地牧師

  17. 南部教會首屆中崙

  18. 四位早期考進名者

  19. 梅監霧回述黃茂盛

  20. 黃茂盛傳道的親屬

  21. 鹽埔仔陳枝財之裔

  22. 黃茂盛的傳道行跡

  23. 教會歷史熱潮首波

  24. 曾有過杜君英教會

  25. 杜君英的若干記錄


 

 

 

  

    1898年4月2日潘明珠在林後禮拜堂被封立為東港、林後、阿猴(屏東、杜君英、建功庄五堂會之牧師史話」406)。到底現代信徒有幾個人知道有個「杜君英教會」?杜君英的地,位於屏東平原東邊,合內埔鄉大和村一帶。據傳說杜翟央是鄭成助鄙將之一,鄭氏降清時,該部留下此地屯墾而得名。

    就在潘明珠按牧的那個月,《台南府城教會報》刊出「杜君英教會的來歷」一文,是王希賢傳道所撰的157卷,18984月刊,p.30-31)。以下是其摘要:

    杜君英有教會將近30年了。這裡未設教以前。聽道理的只有幾個人,每禮拜日就到阿猴街禮拜,但路中有一溪,秋天不易過,要上拜堂就得等到水退了。1871年得李妹牧師安排及公會指教士會的資助,兄弟們起造一間拜堂。不多久就有客庄23人來禮拜按,本地原是平埔庄。人數漸漸增加。當初蓋的拜堂不敷使用了,就再和李庥牧師商量,公會同意資助450銀,而兄弟們自筆350銀,共有英銀700圓,於是於1874年動工,新堂於1875年完成,客庄的朋友來會者愈來俞多,有時560人,有時780人,有時上百人,來來去去,人數不固定。李庥牧師去世,再經過甘為霖、巴克禮、施大闢、涂為霖、宋忠堅等牧師常來培養,正式領洗入教而列於「姓名簿」有68名,包括客家人及平埔族。不過有的去世、有的搬走,現在每次守聖餐者約46人,其餘來聽道理者來來去去,人數不定。

    慘啊本地於189656月間,有3次「大水」,水淹入庄內及田佃,拜堂危險將來定會倒塌。巴牧師來查勘,軌勸告平埔及客庄兄弟各自出力,找地建堂,一間設在中林庄又稱「新杜君英」,一間設在內埔仔魚寮下,將杜君英禮拜堂的舊材料3份,平埔得2份,而客庄的兄弟得1份。眾人一局興地就尋地妥當,定礎,動工了。

    該卷教會報也續錄消息云:閨37(1898年4月27日)潘明珠牧師到杜君英:翌初八有9人來求洗入教,而於11陽曆51聖日施洗成人3名、小孩1名。是日長老會小會,閨318陽曆58客籍會友到內埔禮拜,25陽曆515平埔會友就在中林庄禮拜,因為兩地拜堂尚 未竣工,軌暫用牧師寓所為聚曾盧。是日雙方兄弟再議定,舊拜堂傳道牧師寓所的舊料全部撥給平埔會友,客籍會友將得其前後所捐出的款項來蓋內埔仔聖殿,其餘視其需要分配。如此設法妥當,將來也就無此「杜君英禮拜堂」了。杜君英教會就是內埔教會與中林教會的前身。

 

 

 

《台灣教會公報》 2383期  主後199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