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二路跑的劉忠堅牧師

 

頁Home /本土信徒 / 日人列傳 /宣教師 / 洋神父 / 原住民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J / K /  L /  M  / N-O / P-Q / R / S / /  V / W  

蘇文魁撰 見於部落格「從淡水的馬偕博士說起」分類:姑娘、牧師、醫師、教士會。

按:劉忠堅牧師(Rev. Duncan MacLeod),1872年6月2日生,1957年7月28日去世。


除了金仁理姑娘(Miss Jane Kinney)、高哈拿姑娘(Miss Hannah Connell)和吳威廉牧師娘(Margaret Mellis Gauld),劉忠堅牧師是「加拿大聯合教會」事件發生時,受影響最深的牧師。

劉忠堅牧師,蘇格蘭人。在英國唸完高中後,到加拿大馬尼多巴唸大學與神學院,1904年再回英國劍橋著名的韋斯敏斯徳(西敏寺)神學院唸完研究所後,1906年回加拿大馬尼多巴開拓一所教會並為首任牧師。

劉忠堅可說是一個學識與實務兼具的牧師,在國內發展必有無限的前景,但做宣教士到異邦宣教卻一直是他年青時代就有的志向,而曾經是小學老師的牧師娘,未認識劉忠堅之前也是一直有這種心志。在諾士教會牧會的一個晚上他們夫妻一同跪下來禱告後,決定要到遙遠的中國傳教。他們立刻向加拿大海外宣道會申請,而海外宣道會派給他們的任地就是已經成為日本帝國一部分的臺灣。1907年11月他們夫妻就這樣抵淡水。

劉忠堅確實是傑出的人才,一到臺灣馬上學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口才原本就好的他立刻成為佈道家,他也招聚不少信徒和傳道師當「名嘴」組成巡迴佈道團,到各地培靈佈道。他也任北部教會的傳道部長輔導教會自立自主,還要求教會要像清教徒���守安息日,禮拜天不工作、不作生意,自己還以身做則,禮拜天到教���不是前一天到、就是步行���就是不坐車。

劉忠堅最大的貢獻就是教育����他1916年接續約美旦牧師(Rev.Milton Jack)為台北神學校校長,在台灣南北兩神學校合一的搖擺��間,他積極推動兩校聯合,還帶學生到台南授課。他支持「加拿大聯合教會」,1927年���願在北部而到南部工作時,卻也接續巴克禮牧師成了台南神學校校長。不過他台語講得比台灣人到道地日語卻不行,因此在日後的排英運動中首當其衝,日人對他百般刁難。1939年他見勢不可為,遂黯然離開台灣,二戰期間在加拿大牧會。戰爭結束後,70多歲的他馬上回到台灣,這時工作已不分南北,他也代表台灣教會接收了日人在台灣的教會堂。

劉忠堅在1949年告返鄉,在聽到台灣教會已南北合一,也強化了總會,才在1957年7月28日含笑而終。子女五人中長女劉路得(Ruth McLeod)承其衣缽回台灣當宣教士服務於長榮女中,次男劉營義牧師(Ian)則是到日本當宣教士。劉忠堅牧師娘是一位賢內助,1926年回國後就沒再來台灣,專心教育他的子女,劉忠堅無後顧之憂。

劉忠堅不愧是個學者,他雖日理萬機,但在台灣北部教會設教50週年時,還寫下《美麗島》(The Island Beautiful)一書,整理下不少史料。此書充滿深度,已成今日研究台灣教會必讀的書。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