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 639 艋舺蔡文從及其裔

首頁Home / 史話總目錄 / 教會史話題字/史話第一輯 史話第二輯 / 史話第三輯  /  史話第四輯 / 史話第五輯 / 史話第六輯 / 史話第七輯

教會史話 601-625

教會史話 651-675

教會史話 676-700


626  五月花號航海日誌

627  我認救主無驚愧恥

628  聖詩歌的歷史淵源

629  偉烈亞力的兩書誌

630  第一本漢文聖詩冊

631  開港前後的聖詩冊

632  植物學家的詩調

633  養心神詩和嚴清華

634  從匾額「春風」談起

635  馬偕的「逍遙學院」

636  馬偕述蕭大醇生涯

637  有關洪胡的備忘錄

638  再談崙仔頂的李恭   

639  艋舺蔡文從及其裔

640  略談蔡天註及其後

641  新港社出身的劉和

642  蔡生傳道生涯點滴

643  馬偕和蕭大醇傳道

644  陳榮輝的長女真仁

645  蕭田,蕭湖,蕭東山

646  幾座蕭家的墓碑文

647  陳清義成長的過程

648  柯維思長老的小傳

649  陳和在馬偕宅成婚

650  陳和牧會生活清苦

 


 

 

 


李心慈(18961988,長老)是馬偕早期信徒李恭長老的孫女(參見《教會史話》288638),適艋舺蔡天註。那麼艋舺蔡家信主的經緯如何?以下就是天註四男信重長老告訴我的大要。

蔡文從18521920)是天註的父親,是他們一系的來台祖也是信仰祖。文從出生於福建省晉江縣,父親名朝恩,母葉好,7歲喪父,11歲起上塾讀書,及長在泉州府學門口售金銀紙(冥紙)為業,因經營得法積些財富,招惹同業嫉妒,因此「被商敵下符咒邪術,以致心神失寧」(文從妻李莊之語),幸而被引導前往泉州教會慕道二年,經過信徒們的關懷代禱,始得痊癒。病癒之後,為迴避商敵的繼續陷害,乃於1886年(時35歲)隻身渡海來台,落腳於艋舺,以年輕時研修所得中醫知識懸壺行醫,於1892年由嚴清華牧師領洗。
1895
年日人據台。為管理中醫,開業需經過考試及格取得執照。文從得執照,正式行醫,其仁醫仁術,聲名播至海山、文山、新莊等地區。他不兼業藥房,為患者診病,開出處方箋,診察費任由患者心意或經濟能力,致送紅包。他不計較多寡,甚至對於貧窮者,拒收紅包。往診不另外索取車馬費云。1900年始從泉州接家眷來台,仍居於艋舺街,並領導全家於艋舺教會洗禮入信。

文從娶李莊(父李寨,母蔡卻)。李莊於1937年因老衰去世,享壽79歲,一生敬虔事主。每天傍晚,獨自在大廳門口,仰天吟詩〈我目舉起向天〉,並為全家大小平安祈禱。她雖不識字,但教育子女,仍會以許多民間諺語,例如:「頭家量,薪勞福」,「有儉才有底」,「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艱苦頭,快樂尾」,「吃一歲,學一歲」,「棚頂有彼人,棚腳也有彼款人」等等,來配合基督教的教訓。

文從夫婦育四男二女,男有西菇、三喜、捷及天註,女有甲及尾(適李水),三喜及天註均曾任艋舺教會執事,兩房之裔在教會界甚活躍。以下再根據我所知,略介紹蔡三喜及其裔。

蔡三喜190518日在艋舺受設立為執事。191346日和會選他為長老,未就;同年729日去世,享年僅32歲(小傳見於《台南教會報》第343號,191310月刊,p.89)。妻吳蜜(18871969)為吳寬裕傳道之三女(參見《教會史話》278),育三男二女,男有信生、信彰、信德,女有信續及信貞。

蔡信生曾任艋舺教會執事,牧過聖望教會,妻吳仁慈,其長男蔡平和19331996)。台灣神學院畢業後往蘇澳牧會,1967年起開始在芥菜種會事奉20年,其間於1974年和父母共同創設三和教會。1980年被按立為牧師,直至1992年退休。平和之子蔡恩賜亦為牧師,屬改革宗長老會。

蔡信彰,在菲律賓經商6年之後,1930年進廣西梧州建道神學院。經4年造就後,到處傳道,再到菲律賓,服事旅菲中華基督教會,該教會發展甚速。1965年來到美國,從家庭聚會發展出羅省基督教會,即台福教會前身。

蔡信德又旅菲律賓經商,在計順基督教會事奉。

蔡信續19031997),適郭啟迪(郭水龍牧師長子)。1938年就讀台南女神學,後任宣道婦,服務於淡水教會六年。1945年改任八里坌樂山園。1949年至香港伯特利神學院進修。1955年任傳道師牧養泰安教會,見後龍教會荒廢被關閉,不忍,乃從街道佈道、個人談道開始,借民房為佈道所,終於1961年完成建堂於現址。直至幾近83歲才退休。子有中堂(牧師)、中庸、中立(牧師);蔡中堂之子恩信及蔡中立之女恩仁(Ruth)又為牧師。

陳信貞19101999)為陳春生傳道所養,是鋼琴家、音樂老師。和詹德建(傳道)於19313月結婚,97日夫就亡,遺腹女詹懷德(長老,適李信行)又為音樂家(請參見《教會史話》512〈從陳翁談到陳信貞〉一文)。
我也該談一談蔡文從四男蔡天註及其裔,因篇幅所限,請看續話了。

 

《台灣教會公報》2677 2003622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