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長的教會 –漫談近年來地方教會的發展模式

首頁Home | 諸家論述總檔 |翁佳音曾宗盛 | 徐謙信 | 夏文學 | 江玉玲 | 郭東榮 | 郭正昭 | 李加恩 | 林昌華 | 林俊育 | 林暢有 | 盧俊義 | 阮宗興 | 王昭文 | 王成 | 蘇慶輝 | 謝大立 陳俊宏 |鄭仰恩| 張德麟 | 張德謙 |張妙娟

 

 鄭仰恩牧師  講於北美州台灣人教會教協2007年會及神學研討會 

20071012, 8:30~10:00 AM


 

[前言] 1978年起,受到美國富樂學派(Fuller School)的影響,長老教會推行「教會增長」運動,然而成效不佳。但「教會增長」(Church Growth)理論卻是台灣多數福音派教會的趨勢,一直到最近才轉為「健康教會」運動。

從近15年來「健康成長教會」運動的兩本書談起:

第一本書是華理克牧師(Rev. Rick Warren)所寫的《直奔標竿》。他以自身受上帝呼召,向著「異象」目標前進,並建立加州橘郡馬鞍峰教會的經歷為基礎,指出「教會的領導」極為重要,只有清楚教會的目標和正確的領導,且恆久持續地以愛來領導,才能成功。他認為「異象」(或稱為方向)是指「能正確的預估變化並善於應變的能力,是在目前所處環境中看出機會的能力」。因此,他列出七個問題 

1.      教會所做的,有多少是合乎聖經的?

2.      我們所做的,有多少只是一種文化傳統?

3.      為什麼有些教會能增長,有些則逐漸死去?

4.      是什麼因素使一個增長中的教會開始停止增長,在達到高峰後,漸漸消退?

5.      所有增長中的教會,有沒有一些共同的因素?

6.      哪些因素是增長的阻礙?

7.      哪些說法是流傳已久卻絕非事實的「教會增長」(Church Growth)迷思?

[評論:聖經與文化傳統的互動關係如何界定? 教會增長的迷思?]

華理克覺得上帝帶領他盡其一生來尋找原則(聖經的、文化的、領導的原則),以建立健康成長的教會。他發覺,健康大型的教會都是由已經在任很久的牧者所領導;牧者任期久不能保證教會一定增長,但幾年便換一位牧者,卻保證教會一定不會增長。因此,領導任期長短是決定教會健康與成長的主要原因。長期牧養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和關懷的關係,沒有建立這種關係,一個牧師無法達成有長遠價值的事工。

[評論:在類如長老教會體系的主流教會體制裡,牧者任期長短是否為關鍵因素?]

而衡量教會健康與否,是否發揮力量,不是靠座位容量(人數迷思),乃是靠差傳的能量(宣教是初代教會增長的動力)。綜觀許多健康成長的教會,他們的差傳奉獻至少都達到25%以上!他也提出 “Walk By Faith”(上帝引導到哪裡,祂便供應到哪裡)的原則,主張應以信心超越現實考量,勇敢冒險嘗試。

[評論:質與量的交互消長關係是老問題,但以「宣教」作為指標卻是無庸置疑的。]

華理克指出,早在十多年前,他就以「教會健康」取代了「教會增長」的觀念。他說:「1980年代是人人高談教會增長的年代,但到了1986年我就已停止使用『教會增長』這個字眼,因為教會間彼此的比較或競爭並非聖經的觀念,且許多教會增長的書都是由專家執筆,這些專家並非牧者。因此我寧可學習如何使教會更趨健康,而健康的教會勢必是一個自然增長的教會。」華理克認為健康是一種平衡的發展,若教會在這些指標下平衡發展,教會就會愈趨健康。他提出下面五項指標: 

1.  肢體關係是否愈來愈溫暖?                2. 門徒訓練是否愈來愈有深度?

3.  敬拜是否愈來愈強?                            4. 教會事奉是否愈來愈寬廣?

5.  傳福音的工作是否愈來愈擴張?

當然,從教會整體來看很難面面俱到,因為,有「優勢」,就有「弱項」。我要提及的第二本書是《自然的教會發展:健全教會的八種優良特質指引》,由德國教會增長研究學者
施瓦茨(Christian A. Schwarz)在研究過一千多間教會後所寫成。這本書在北美及亞洲各地都受到相當熱烈的迴響。作者指出八個健全教會的優良特質:

1.   令信徒得力的領導方式                        2. 以恩賜為本的事奉方式

3.   充滿熱忱的靈性表現                            4. 功能健全的結構

5.   激勵人心的崇拜                                    6. 全面兼顧的細胞小組

7.   以需要為本的佈道事工                        8. 會眾相親相愛的關係

[評論:這些因素基本上是健康而具關連性的!]

在書中作者舉了一幅「解釋教會弱項的水桶」來說明教會處境,即「一個桶子所能盛載的水量,由最短的桶板決定。」施瓦茨認為,「教會所以停滯不前,主要受那些發展得最弱的特質影響。換言之,若能將力量專注在弱項因素上,單是這樣做已可使教會增長。」施瓦茨為方便研討會示範之用,特別造了一個桶板長短不一的木桶,並根據教會八種優良特質的強弱表現,按桶板長短寫下名稱。接著,施瓦茨便倒水進桶中,直至水溢出桶外。但他仍繼續倒下去,地毯濕了,坐在前排的人雙足也都濕了,這才問參加者該怎麼辦。有些人要求他不要再倒下去,施瓦茨沒有理會。施瓦茨目的在說明,「水」象徵了上帝的祝福不斷從天上傾注給教會,怎能因教會「盛水的桶子」有問題,便要求上帝不再祝福教會。

在此,「木桶」代表著教會,「桶板」代表教會各種優良特質,而「水」則代表上帝的祝福及新加入的成員。教會要如何留住上帝的祝福及新加入的成員,就必需明白教會的弱項在那裡?這是值得三思的問題。否則,即使上帝願意祝福我們的教會,教會卻沒有能力承受。可見,「一個健康的教會,必是一個平衡的教會。」若再以華理克的話來說:「廿一世紀最重要的議題是教會健康,而不是增長只專注在增長便是錯失了重點。如果會眾健康,就會照上帝對這個教會的心意增長。健康的教會不需要以花招竅門來求增長它們會自然增長。」

簡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多元宣教/教會成長」研究方案: 

除了傳統長老教會的基本特質外,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屬的研發中心於1999-2003年間進行了一個「多元宣教」的研究方案,並整理出以下幾個基本要素或共同因素:

1.      教牧人員(領導者)的人格特質(感染力、敏感性、在地性、持續性),這也就是「領導模式轉化」(leadership transformation)的議題。

2.      親密的人際網路(intimate inter-personal network)的傳播方式。

3.      某種形式的「聖經研讀運動」(教會查經班、聖經研究運動、日本愛修會運動、教會「小組」運動)。

4.      團隊服事(team work)的模式(包括牧者團隊之間,牧者與長執、信徒之間,亦即整體教會動員的模式)。

5.      不同形式的社會服務和社會行動(social service or social action)的見證。

目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進行的「新台灣宣教運動」有下列幾個方向:

1. 新眼光讀經運動                                   2. 禮拜更新運動

3. 靈性形成/靈命更新運動                      4. 組織再造運動

5. 社區宣教運動                                       6. 營造共同體(Koinonia)運動

7. 跨文化/海外宣教運動

整全的信仰和教會觀:

整全(integrity)一詞與「完整」有相同的字根,都是源自拉丁文integer一字,原意是指完整、完全、未受損、健全的品質或狀態,由此引申而指健全的倫理原則,或是正直、誠實、言行相符、真摯的人格特質。整全也常被用來形容神學思考所具有的周延、統整特質,例如Orlando E. Costas就提倡「整全的宣教」,包括宣揚、門徒訓練、動員、全面的成長、解放的行動、對生命的頌讚等多元層面;Avery Dulles則強調「整全的倫理」應致力於信仰與公義、復和與解放、稱義與公義的整合;John Knox主張「整全的講道」應同時包含教導的功能、個人性的關懷,以及禮拜和聖禮的特質;Paul Waitman Hoon也指出「整全的禮拜」應兼顧並考量禮拜的功能與心理,以及禮拜中的文化與藝術等要素。

值得注目的是,近半世紀來主導普世合一運動的普世教會協會(WCC)也自1983年起提出了「公義,和平及受造世界之整全」(JPIC)的重要方案,特別呼籲普世教會除了對抗種族歧視、性別差異、階級壓制、經濟剝削、軍國主義、侵犯人權、濫用科技等毀滅性力量外,也應特別關懷生態環境的整全問題,確信一切受造物都為上帝所喜愛,且整個世界都屬於上帝。這些都是強調神學在不同層面上之整全性的例子。

改革宗傳統的中心人物加爾文((John Calvin)就常被稱為一個整全的神學家,他的神學思考與架構本身也帶有強烈的整全、平衡特質。有趣的是,在《基督教要義》一書探討人性的部份(I.15.3-8)裡,他特別指出「整全」應是人性原初受造的本質。這原初的特質包括了「正確的理解能力、受到理性規範的情感、受到適當秩序之節制的感官」,並使人「願意承認他的完美優越是來自於造物主所賦予的特殊恩賜」。此一整全本質可以說反映了人性裡的「上帝的形象」。加爾文也指出,如果耶穌基督所代表的,是一個更新且回復的人性 亦即完美的上帝形象,那這整全的人性應包含敬虔、正直、純潔、理智等特質。他相信,一個具有整全性格的人,在正確行使意志的前提下,就能獲致永生。

事實上,新約所宣講的福音內涵也是整全的,耶穌在宣告他的在世使命時提到︰

他差遣我宣告︰ 受擄的,得到釋放;
睛盲的,得到看見;
受壓制的,得到自由;
並且宣告上帝恩待人的禧年。
(路加福音4.18-19

在此福音中涵蓋了人的肉體生活、物質生活、心靈生活、所屬信仰團體的生活、社會生活、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等等層面,可以說是無所不包。這個福音的內涵,簡單的說,就是「上帝國的福音」,也就是我們在禮拜中共同誦念的「主禱文」的精神。整篇主禱文的精神就是期盼上帝主權的實現「願祢的名聖,祢的國臨到,祢的旨意得成,佇地裡如同佇天裡」。以當代德國神學家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的話來說,上帝國就是指「上帝主權的實現」,是建基於對「復活基督之主權」的信仰。因此「基督教必須存在於世界生活的過程中,致意追求人類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層面的真實解放。」整全的福音應該是指全人格及其自我認同的重建包括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生活態度及實踐等。它同時也包括了社會、文化、歷史、社區、人群、兩性、土地、生態等意識的覺醒與充實。

從當代「整全宣教」的理念談起:

1.       上帝國的宣教(missio Dei):經常被誤解的經文和信仰傳統

a.     經常被錯讀的經文:約翰福音18:36(耶穌說:「我的國度不屬這世界」);馬可福音12:17(耶穌說:「把凱撒的東西給凱撒,把上帝的東西給上帝」);羅馬書13:1-7(保羅說:「人人都應該服從國家的權力機構」)這三段經文常被錯讀為屬靈與屬世二分的觀點,其實應該從「上帝主權」的觀點來解釋。

b.      對不同傳統的「兩個王國論」(Two Kingdoms Theory)的誤解:改革宗信仰傳統強調以「上帝國的統治」來抗衡任何既定的政黨、意識型態、制度。[參林鴻信,《讓教會成為教會:教會論》,台北:禮記,2000]

c.       當代中產階級/市民社會的個人主義心態所帶來的隱憂和危機信仰的「隱私化」(privatization) 和「邊緣化」。[參梅茲(J. B. Metz),《歷史與社會中的信仰》,香港:三聯,1994]

d.      教會面對社會問題的思考架構「結構」問題(structure)的引入:尼布爾區分兩個層面的道德:個人/宗教道德強調「不自私的愛」,而社會/政治道德則重視「公道」(justice)。換句話說,爭論點是社會服務(social service)與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的區別![參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和饒申布士(Walter Rauschenbusch)《社會福音的神學》二書中所強調的「結構性的惡」!]

2.      上帝國宣教的整全概念:以世界傳道會(CWM)的《今日世界宣教》一書為例,整全的宣教觀應包括以下五個層面,而地方教會應「察覺新領域,跨越新藩籬」,不斷擴展宣教的視野:

a.       宣揚(proclamation

b.      培育上帝的兒女(nurturing God’s children

c.       愛的服事(service of love

d.      社會改造(social transformation

e.       關心受造界(care for creation

[參陳南州,《宣教的神學與實踐》,台北:永望,2003]

3.      宣教就是不斷的跨越邊界、擴展視野、開創新機、擁抱「他者」:需要跨越和擴展的疆界包括地理、文化、族群、性別、語言、社會階級、生活方式、價值觀、意識型態、各種差異,以及宣教的對象、範疇、模式、面向、境界、心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