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他裡頭——陳五福醫師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顏國順醫師撰 《台灣教會公報》2913期 2007年12月24-30日 p.19。
 2007年11月8日是陳五福醫師(1918-1997)逝世十週年紀念日,本文原刊載於TCMA《醫療與傳道月刊》368期。 作者為台東東和外科負責醫師。  

「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約翰福音一章14節);「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福音五章16節)  
視病如親的「先生」
���先生」(音「賢謝」Sensei,日語 )是五福眼科,慕光盲人重建中心所有同工、學生對大家長���五福醫師的專稱,跟一般稱呼醫師,一樣的是,除了尊敬外,這稱呼也包���我們與他之間那種濃密的感情。
第一次見到先生,是在二十��前的冬天。那時醫院派我到五福眼科實習。非常感謝神,也因這樣我得以有機會跟先生一起生活,從而知道先生的思想、為人,也看到了先生為主做工、在人群裡面的服事。
先生個子高大,外表英俊,內心柔和謙卑,講話很是風趣。記得第一次與他看門診,他忽然問我:「眼角膜有幾層?」我一下子被「電」住了,角膜就是角膜,還分什麼層?他見我一臉窘態,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說:「我也不知道,但你去翻翻這個再來告訴我。接著從桌上拿了一本書給我。
先生看病相當仔細,對病患非常親切,從噓寒問暖中,讓我感覺到他和病患就好像家人一般。因此所有病患對他非常敬愛,家裡有好吃的東西也會拿來送給先生。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跟先生看完了一位病患,那位病人從桌下的籃子抓出一隻雞來說:「這隻公雞送給您。」先生尚未回話,只見那位病人又抓出另外一隻 雞來,「還有一隻母的!」他大聲地說。兩隻雞咯咯叫,把門診吵得好不熱鬧,幸好門診沒有狗,否則真的就變成「雞飛狗跳」了。至今我仍然想不通,為什麼那位病人進來時,我們沒有聽到雞叫聲,或許先生猜得對:「病人都送最好的來,連雞也會選擇最聰明的。」
醫治人肉體的眼睛也醫治人心靈的眼睛
先生常謙言五福眼科設備不夠,不足以教學生更多東西。但我們都知道:大醫院有的設備,先生那兒都有;而且他還發明一些儀器,大醫院不見得有。那時,很多社會名流不遠千里來求醫,張大千先生即是其一。
有一年冬天,整個宜蘭縣因選舉而顯得特別熱鬧。有趣的是,每個候選人都說是陳五福醫師支持他出來競選的,聽得選民一頭霧水──到底陳醫師支持哪一位?由此可見先生在一般民眾心目中的地位。今天回想起來,其實那些候選人說的也沒錯,先生自己雖曾婉拒執政黨徵召當縣長,但以他對民主的熱愛,一定樂見有抱負的人,不分黨派,出來作君子之爭。
有一天夜裡,先生特別到宿舍看我。五福眼科實習醫師住的地方是「No.1病房」,套房式的,住起來相當舒適。我們聊了很久,從聖經到現今的世代無所不談。先生回去後,我相當不快樂,整個晚上輾轉難眠,陷入深沉的思考。
年輕時代的我是相當自負的。雖然高中時代選讀自然組,但我的文史成績相當優異,舉凡中外史地無不背得滾瓜爛熟。曾有一次考試,歷史老師不敢在我的考卷打分數 (這是老師後來親自公開說的),因為他出的七道問答題,我竟能照他所編的講義一字不誤的默寫上去。他若給我滿分,史無前例;不給我滿分,表示他編的講義不夠完美。
可是那一天晚上,先生跟我提到好多台灣的人文歷史,我竟然很陌生。尤其當他說到台灣社會弊端時,很多事就發生在周遭,可是我卻渾然不知。那個年代,我自認為是個熱血奔騰、熱愛家國的青年;但先生的話令我吃驚,對於這一塊孕育我長大的鄉土,對於為她奉獻心力的人物,以及對於她所承受過的苦難,我知道的太少了。那一夜,我失眠了,我反覆的問自己:我像個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嗎?
先生最後鼓勵我:好好把醫師的角色做好,上帝既然把這醫病的恩賜給了我們,不管環境如何變遷,我們要善用這恩賜,盡力去服事這世代的人。
雖然事隔多年,往日情景歷歷在目,先生的話語仍時刻響於耳際。先生至今仍然不知道,他曾醫治過一位年輕人心靈的眼睛,讓他看見自己的驕傲與不足,也帶領他看見上帝所悅納的服事。
關心盲人無微不至 主的愛自然流露
大家都知道先生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他是位眼科醫師,不但發明了一些儀器,也得過很多獎譽。但從先生的身上,最令我感動的是他對盲人那種無微不至的愛。
先生常告訴我:「盲人在社會上的謀生能力無法跟一般人比,甚至常常會受到欺侮。要幫助他們就是要訓練他們,也就是教育他們,讓他們不但擁有謀生技能,而且也能夠讀書識字。」因此,「慕光盲人重建中心」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下創辦的。
先生在門診百忙中,我幾乎沒有聽過他提及別人給他的讚譽,卻常常聽到他頻頻垂問惠蓮秘書哪個學生如何如何,牽掛之情溢於言表。在慕光的訓練非常不簡單,需要長期花時間、金錢和心力(包括愛心和耐心),有的盲生是遭到家人棄絕的,先生更要求大家要特別照顧。有一次我要到「盲人重建中心」參加早禱,先生一再叮嚀,要我講話小心,絕不可在他們面前提到「瞎子」、「青瞑仔」,以免傷了他們的自尊心。先生對他們照顧上的用心由此可見。
先生曾表示,如果有一天他要走了,最令他牽掛的還是慕光。因為慕光的盲生最軟弱,最需要照顧,他擔心他們受到欺侮,沒有人好好愛他們。
聖經教導我們「愛你的鄰舍」,但人的軟弱常叫我們選擇可愛的鄰舍去愛,那些不可愛的、有缺陷的,人就無法去愛。先生不但愛這些有缺陷的盲人,而且讓我感受到那種愛真的很懇切,那種關懷是主愛的自然流露,也讓我看見主的生命在他裡頭。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