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上帝 《古早古早有故事》推薦序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陳南州撰 《台灣教會公報》 3390期 2017年2月13-19日 p.19。
《古早古早有故事》宋泉盛撰 陳佩如譯 莊雅棠、陳南州、陳榮爝修訂校譯 台灣教會公報社 2017年出版 。原書名 : In the Beginning Were Stories, Not Texts: Story Theology 。此書 闡明聖經、神學和故事的關連性。宋泉盛提到,我們不是藉由概念、想法、假設或原則,而是藉由我們每天的生活、我們所遭遇的經歷,得知上帝與我們同在;藉由所編織的故事,所傳講、所分享的故事得知上帝與我們同在。 

◆充滿故事的世界
有學者認為,敘事(narrative)或故事(story)神學可追溯到美國神學家尼布爾(H. Richard Niebuhr)的見解。尼布爾在《啟示的意義》(The Meaning of Revelation)這本書中,把「歷史」分成「內在的歷史」(internal history)和「外在的歷史」(external history),同時指出聖經中許多歷史是作者的內在歷史,也就是發生在其身上的故事的敘述。1尼布爾以故事的觀念或角度去解釋啟示和信仰的告白,被稱為當代敘事──故事神學之父。
許多近代出名的神學家,如特雷西(David Tracy)、林貝克(George Lindbeck)、麥菲格(Sallie McFague)、豪爾沃斯(Stanley Hauerwas)、考克斯(Harves Cox)的著作都可看到故事神學的痕跡。以豪爾沃斯為例,他說,教會應該是由耶穌的故事,與由敘述此一故事的社群流傳下來的模範所共同形塑;而教會最重要的任務是「作一個能夠從聖經中聆聽上帝的故事,又以忠實於此一故事的方式來生活的社群。」2
再以考克斯為例,他的近作有兩本被譯為中文,在《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現代人的道德啟示錄》(When Jesus Came to Harvard: Making Moral Choices Today)一書中,考克斯指出這是一個充滿故事的世界,他同時也以故事來講解耶穌:流傳人間的耶穌故事、耶穌所講的故事、其餘有關耶穌的故事。3他認為,要「跨過耶穌與我們之間的深淵並非毫無可能,祕訣就在於找到說故事的拉比,找到故事和我們的想像力之間的關聯。只要綜合這兩個要���,耶穌就能活現在這個時代,也能喚醒現代沉睡的道德意識。」4
換句話說,銜接古代的耶穌和今日的我們之間的關鍵,在於明白耶穌是位說故事的拉比,從故事的角度來理解福音書中的耶穌。考克斯指出,耶穌對倫理道德的教導,「大半仰賴故事、範例,而非戒律、原則。」5他也引用猶太哲學家伊蒂絲‧衛斯高洛格的觀點指出,「儘管倫理原則與道德理論非常重要,卻都無法激勵任何人。驅使人們付諸行動的是故事、敘述文、在某些情勢下應該選邊站的陳述。……簡而言之,故事幫助我們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6故事在宗教信仰中之地位,不言而喻。
◆聖經是上帝的故事
本書作者宋泉盛也是故事神學家。宋泉盛認為聖經基本上是上帝的故事,在本書中,他宣稱:「上帝不是概念,而是故事。」他說,「我們如何得知上帝與我們同在呢?當然不是藉由概念、想法、假設或原則,而是藉由我們每天的生活、我們所遭遇的經歷。簡言之,我們是藉由所編織的故事,所傳講、所分享的故事得知上帝與我們同在。」
不過,宋泉盛也是一位不一樣的故事神學家。從他過去的著作,特別是《孟姜女的眼淚》(The Tears of Lady Meng:A Parable of People's Political Theology,1981)、《悲天憫人的上帝》(The Compassionate God, 1982)、《故事神學》(Tell Us Our Names:Story Theology from an Asian Perspective,1984)、《解讀人生的密碼》(Theology from the Womb of Asia,1986)、《信心的探索》(The Believing Heart:An Invitation to Story Theology)等書,我們不難發現,宋泉盛不只是從故事的角度來解說基督教信仰,他也一再地引用世界各地,特別是亞洲和佛教的故事,跟聖經的故事對話,並藉以闡釋上帝的本性與作為。
《誰能寫出玫瑰的味道?》(The Spirituality of Imperfection:Storytelling and the Search for Meaning,直譯「不完美的靈性:說故事與生命意義的追尋」)這本書的作者說:「靈性不能被理解,只能被體驗。」7驅動人的心靈去體會的正是故事。就如宋泉盛在本書第二章說的:「名副其實的故事能抓住你心靈的深處,強迫你深入自我省察、觀看人性;同時也驅動你去檢視你與他人、人與世界、自然與創造、人類與上帝之間的關係。」
◆字句的力量
本書中,宋泉盛再一次展現他的故事神學,闡明聖經、神學和故事的關連性。他指出:「神學的任務就是辨識故事中的神學種子,研究它們成長的環境,探討它們成長過程中如何影響人們,如何影響它們的周遭環境。不過,神學的努力不止於此。神學會更進一步地發展。它會吸收從故事中領悟的內容,也會從故事在不同環境與條件裡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法創造再創造、傳講再傳講的過程中汲取隱含的意義。」
宋泉盛同時也向我們解說如何作故事神學──善用好奇心、同理心、聯想力、想像力等4個元素。宋泉盛說:「誰說神學一定得用抽象概念來表達呢?誰規定神學一定是一堆教義、原則和命題呢?假如神學跟上帝密不可分,那麼也一定跟故事密不可分,因為上帝是故事的上帝……。沒有故事的上帝是空洞的上帝。沒有故事可說的上帝是不實在的上帝。」宋泉盛在本書第五章引述一位母親,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之受害者所說令人心碎的故事時說,「這個感傷的故事中有種力量,字句的力量將一位母親與其愛女在生前連繫一起,在身亡後也將她們緊連一起。這個故事有力量,是股死亡無法戰勝的生命力量。」這不就是尼布爾所說的內在歷史—親身經歷之生命故事帶出的見證嗎?這不就是考克斯所說「拉近宗教」的生命故事?
有些人很在意聖經故事的真實性,其實,宗教故事的真實性不在於人物與歷史的真確,而在於它是否引導讀者了解何謂真正的人性。宋泉盛從許多亞洲、佛教故事中看出基督信仰所探討的主題:生命、上帝慈悲憐憫的能力等等。但願我們也從宋泉盛這本新書獲得作故事神學的能力,也從我們周遭的生命故事來體會上帝愛的本性與作為。
1.H. Richard Niebuhr, The Meaning of Revelation(New York: Macmillan, 1941)。特別是第二章,The Story of Our Lives (pp. 32-66)。
2.Stanley Hauerwas, A Community of Character: Toward a Constructive Christian Social Ethics(Notre Dame,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1), p1.
3.見哈維‧考克斯(Harvey Cox),《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When Jesus Came to Harvard: Making Moral Choice Today)(台北:啟示,2006)。
4.哈維‧考克斯,《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p33。
5.哈維‧考克斯,《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p33。
6.哈維‧考克斯,《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p37-38。
7.Ernest Kurtz and Katherine Ketcham,《誰能寫出玫瑰的味道?:不完美‧癮‧靈性的自我關照》(The Spirituality of Imperfection: Storytelling and the Search for Meaning)(蘇明俊譯,台北縣:人本自然文化,2007),p58。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