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明 : 預期死亡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李豐明博士於2005年7月15日完成此文,於2005年9月25日去世。此文為黃東昇博士提供,楊遠薰翻譯,李豐隆醫師同意發表。楊遠薰部落格 2008年8月17日。”Out of Death and Into Life and other reflections “ by Franklin F.M.Lee

李豐明係台灣高雄人,1957年畢業於台大機械系,1967年獲史丹佛大學材料與工程博士學位。其後在美國先後任職於IBM 與 Litton 公司共25年。1993年回台後,先後擔任台灣工研院顧問、義守大學教授與中國文化大學工學院院長,直至2005年。李博士除在專業上有傲人成就外,並在台灣語文與音樂上皆有相當造詣,而且擅長運體育,堪稱多才多藝。他在去世之前數年,繼承其父衣缽,編纂《李氏台語辭典》,此書於2001年出版。
我在《聖荷西使者新聞》讀到比利格蘭姆(Billy Graham)將在紐約作他這一生可能最後一次的佈道,記者問他:「你害怕死亡嗎?」他回答:「我害怕死亡嗎?不,我對死亡充滿期待。」時,對自己說:「我要寫一篇我預期死亡的短文。」這不是我三年前所寫的《生與死》的續篇,而是更直接地談論我對死亡的預期。
6月22日,我的電腦斷層掃瞄報告出爐後,費雪醫師神情凝重地告訴我, 報告的結果很不樂觀,與上次檢查的報告相較,我的肝與肺的損傷度已更嚴重。他哀傷地預測我的生命將僅剩半年。這是我成為史丹佛醫院的費雪醫師的病人三年多來,他第一次對我如此宣告。當時我太太瑪莎和女兒茱迪皆在場,瑪莎的神情轉為悲傷,茱迪則開始哭泣,倒是我自己很坦然。一方面因為這是第二次醫生如此宣告(第一次是新光醫院的周醫師說的),另一方面則是我預期會有這種結果已經一段時日了。我預測我將離去,但因為還有一些工作沒有做完,我並沒有準備好即將離去。
格蘭姆牧師就已經準備好了。他曾在185個以上的國家對超過兩億一千萬人佈道,已經達到他人生的目標。我曾於1956年在台北聆聽他佈道,儘管那時我已受洗,依舊充滿感動。我在三年多前做了結腸癌手術,爾後便向上帝商借時間,希望完成《李氏台語辭典》的語音錄音與第二版的發行。三年很快地過去,我因為才剛進行語音錄音,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同時也想完成在中國文化學院屆滿十年的服務,所以又向上帝禱告,求他再給我多一點時間,至於成與否,全憑祂的旨意。
我也預期越臨到生命終點,越遭受更多肉體的痛苦。但縱使有如此多的紛擾與痛苦,我仍祈求上帝給我至少六個月的時間。痛苦,不管能否承受,都是〈上帝賜予的沒有人想要的禮物〉(取自Dr. Paul Brand所著之書)。
我將如何以不同其他宗教的觀點來看待死亡?身為基督徒,我曾為這問題思索良久。我一再地讀楊腓力(Philip Yancey)的《尋神記(Finding God in Unexpected Place)》,也回味格蘭姆對死亡無畏的回答,這些都加強我深信「基督信仰就是無驚懼信仰」的觀點。尤其最近的一次波蘭行,更在無意中為我思索這問題開啟一盞明燈。
我一直想去波蘭,主要基於歷史與政治的好奇。波蘭勞工團結工會的華勒沙(Lech Walesa)在八十年代成功地帶領波蘭人民爭取獨立與民主的事蹟,深植在我心中。他個人亦獲得198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亦於1990年當選波蘭總統,爾後並兩度訪問台灣,這些都使他成為我心目中的英雄。
在我們停留波蘭的格丁尼亞(Gdynia)的那一星期裡,我注意到當裡人有幾種混雜的表情。 老一輩裡有部分的人仍帶著恐懼、不信任與憂傷的神情,另一部分的人則充滿信心,混著軍人的驕傲;年輕一輩的則滿懷樂觀與無懼,沉緬於喝啤酒、跳迪斯可與唱流行歌的歡樂中。我們也利用一個下午,參訪格丁尼亞南方25英里處的格但斯克(Gdansk)港。當地的導遊亞當不厭其煩地解說格但斯克港三百年來發生的歷史故事。波蘭在1779年喪失獨立主權,一直到1980年格但斯克的勞工罷工才點燃人們心中的希望之火,開始團結、爭自由,進而導致國家的獨立。波蘭的例子足以為台灣獨立運動的借鏡。一個國家需要其人民對國家的生死命運有共同且清楚的決志。教宗保祿六世曾於1979年訪問波蘭,如今回顧,其時正是治癒與恢復波蘭人民信心的關鍵時刻,教宗適時的訪問實具非凡的意義。
這種信心的治癒與恢復同樣可應用在個人身上。我選擇面對死亡,而不被死亡釘住,是一種無懼且自由的選擇。聖經裡對信心有多種不同的定義,而我最喜歡的則是楊腓力說的:「信仰就是對發生後才能理解的事,在未發生前就完全信任了。」
最後,我必須要提醒自己與大家,耶穌對他自己的死曾作如下的預言:「人子得榮耀的時間到了。我鄭重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12:24)」。如此簡單的現象經耶穌的指出,爾後成為使徒四出傳播福音的原動力。我所喜愛的蕭泰然的歌曲《蕃薯不怕落土爛》,亦是同樣的道理。這個台灣版的麥粒(蕃薯)落在土裡爛了,從而長出新的枝葉,綿延繁茂,代代相傳。
這種基督的金科玉律當可運用在日常生活的許多場合中,因為其終極便是信、望、愛。日本名作家三浦綾子即引述約翰福音的這段經節在其小說《鹽狩卡》的第一頁上,並以其為該書的主題。我被書裡一個甜美可愛卻命運坎坷的女孩─富子的故事所吸引。富子自幼腿瘸,十八歲時染上當時無法治癒的肺結核。作者特別指出,富子的不幸不只她個人痛苦,長期照顧她的人亦十分辛苦。這訊息深深穿入我的心。我一直對長期照顧我和為我祈禱的人感到歉疚,但另方面,聖經亦教導我們:「弟兄們,你們遭遇各種試煉,應該認為是可慶幸的事。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考驗,就會產生忍耐。(雅各1:2-3)」 富子的病藉她的母親、兄弟與男朋友的更新主愛而獲得奇蹟般的改善。我因此要對我所摯愛的每個人說我們皆可復興我們的信仰,認為我生病的試煉是真正的喜悅,而非痛苦;這樣我們就可一起超越試煉,歡喜得勝,並將榮耀歸於主。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