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二 因選擇而不凡──台灣醫療援外先鋒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林奇伯撰 《台灣光華 Taiwan Panorama》 2003年3月號 p-22- 

郭惠二,這個名字已經成為台灣醫療援外先鋒的代名詞。
1974年,他被非洲國家評選為「開發中國家農業領導科學家」;1996年,他是台灣「第六屆醫療奉獻獎」得主。並非醫學院科班出身的郭惠二,在他已近「從心所欲,不踰矩」的歲月裡,不管是早期在非洲服務奉獻,或是近年在台灣不遺餘力的推動醫療援外,他的一生就是傳教士精神的體現。
據說,只要向郭惠二問起他的經歷與成就,他總是謙虛不多話,僅給訪問者一些他發表過的論文。我們也拿到他的中英文著作,有關外界對他偉大事蹟的傳述,他一貫以簡略的語言形容得幾乎微不足道。但提起整體台灣的醫療援外行動,他卻振振有詞起來,有許多見解與恨鐵不成鋼的耳提面命。
郭惠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成就,是在非洲奈及利亞成功研發、推廣黃豆製品,改善當地居民蛋白質嚴重缺乏的問題,外界因此稱他是「非洲豆漿之父」。1971年起的八年間,在那個台灣還接受美援的年代,郭惠二幾乎是台灣自願前往非洲服務的第一人,其中因緣得從他的宗教信仰說起。
蒙主呼召
郭惠二出身基督教世家,祖父郭希信與父親郭馬西都是早年台灣長老教會的知名牧師,年幼時曾隨著父親旅居日本,在當地就讀小學,回台灣在大學完成學業後,又前往加拿大攻讀碩士,故他精通中、日、英三種語言,而多文化的薰陶,也讓他對種族與異文化的包容力極高。他說,自己年少的經歷或許就是上帝揀選他赴第三世界國家服事的原因。
三十三歲,也是他到加拿大的第四年,人生突然遭遇重大衝擊,失戀、喪父、休學一一迎面襲來,他在人生逆境裡持續禱告,並開始聽到神的呼召,要他前往第三世界國家。於是他在取得化學碩士學位後,繼續攻讀遺傳、教育、醫事技術等在第三世界用得上的學科,作為準備。1971年,三十七歲的他參加加拿大大學海外服務團,至非洲奈及利亞服務。
「這期間,心中不是沒有壓力與抗拒,主觀的考量,我認為自己不夠聰明又信心薄弱,實在沒有資格擔此重任;客觀的環境上,我並不是��拿大公民,無法通過該國政府的援外單位申請,沒有神學��憑,連教會事奉的路也走不通,」郭惠二說,他並非醫學院科班出身,但神總是牽引他往應該��的方向,此時加拿大大學海外服務團因為他擁有加拿大永久居留權,放寬條件接受他的外派申請。
「抵達奈及利亞的那一刻,心裡突然豁然開朗,確認神要我在這裡做工,」郭惠二說。
改良老祖宗偏方
到達奈及利亞後,郭惠二積極了解該����醫療、衛生環境,並曾甘冒大不諱,以外國人身分在政治氣氛森嚴的奈國發表醫療與教育相關議��專文,出乎意料地,竟引起社會熱烈討論,正反方辯論激烈,驚動當地政壇,讓他從一開始的興奮演變到滿懷驚嚇,不知自己的處境是福是禍,每天早上都收拾好行李,準備隨時被驅逐出境。
所幸,奈國政府在經過各方充分討論後,終究接受了他的意見:組織國家青年服務團,在種族多元的奈國,規定所有大學生都必須分發到異種族與異文化地區服務,以加強青年社會責任心,並促進各地區居民的相互了解。一如接受他的醫療、教育意見,隨後,奈國也接受了他在營養衛生上的重大發現,改善該地區兒童的營養不良問題。
奈及利亞全國分為雨林、沙漠和草原三區。雨林區的居民以牛豆、樹薯等澱粉植物為主食,加上某些族群中的文化是按長幼、勞動力貢獻多寡的順序進食,母親與孩童往往只能吃到殘羹剩餚,幼兒的營養不良與蛋白質缺乏症十分嚴重。
「約有一半的幼兒未滿一歲就夭折,即使存活下來,『細細的腳桿上挺著大肚子』,健康狀況極度不佳,」郭惠二說,他開始思索將亞洲人食用黃豆的習慣引進該地。
其實,以黃豆解決蛋白質缺乏症的構想早就有人提出過,但在熱帶地區,因為黃豆油氧化分解程度較高,易產生濃重的草腥味與苦味,加上當地人對外來食譜的接受度不高,黃豆食品一直推廣不開。郭惠二思想,黃豆為亞洲人主食,必有可資借鏡的料理手法。於是他請求日本駐奈及利亞大使重光晶協助,向大使館廚師討教豆漿與豆腐的製作方式。經過兩年反覆的實驗,「幾乎都快放棄了,」郭惠二最後發現,台灣人製作豆漿以滾水川燙去腥味的方式,只要稍加改變,便能符合當地氣候特性,克服黃豆油氧化分解問題。
「很特別地,當時非洲只刊登醫學論文的《熱帶小兒科雜誌》,居然願意公佈我的食譜,於是黃豆食品製法很快流傳開來,四處都有人前來學習,」郭惠二說,來自各地的婦女們湧到,自願當他的研究助手,一群人擠在他的單身宿舍內,不到三個月就研究出三十多種符合該地飲食習慣的食譜。
然而經過多年的推廣與研究,他又發現,食用黃豆易引發甲狀腺腫大,於是他自費再到日本京都大學研究一年,找出了簡易的「加碘適量公式」,有效克服問題。
助人利己
在非洲服務八年,返台後,郭惠二任教於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直到退休,這段期間他仍不遺餘力地在台灣推廣海外醫療救援觀念,並與台北醫學大學及高雄醫學院合作,成立「台灣大專海外服務團」 ,在醫療學門外,讓醫學院青年學子也能擁有不分國家、以人為本的懸壺精神。
「目前外交替代役招收人數每年只有三十幾名,實在太少,必須將規模更為擴大,不再限定於役男,」郭惠二說,台灣年輕人在富裕環境下成長,常有功利主義傾向,藉由海外服務,讓他們學習「助人得到的往往比付出的多」,也是教育一部份。
「不只對年輕人,對整個社會而言,醫療援外絕對是利人利己,」郭惠二舉例指出,世界貧窮國家多位於熱帶,近年台灣觀光客前往熱帶國家遊覽的人數日增,加上引進三十幾萬名外勞,使得台灣成為熱帶疫病常見地區,但台灣擁有熱帶疾病醫療執照的醫師卻廖廖無幾,因此在台灣感染到熱帶疾病,可能只有死路一條。投入熱帶疾病的研究與防疫工作,便能增加前往熱帶國家服務的人才,台灣國內發生重大熱帶疾病感染時,也才能對症下藥。
郭惠二形容自己是一個「笨笨的人」,什麼事情都靠著毅力與機緣,反覆努力方有成果,「一切歸功於上帝」。但其實聖經《哥林多前書》上有著這樣的教誨:「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
也或許人與人之間並沒有愚拙或智慧之分,只是人會因選擇而顯得不同,會因選擇而顯得偉大。有了郭惠二這樣的典範,以前人為師,相信台灣的海外醫療救援之路,將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走去。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