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耀的故事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連瑪玉(Landsborough, Marjorie, 1884-1984)述 王昭文導讀 「金耀(Gold) 」 錄自《福爾摩沙的故事》聚珍堂史料 台灣教會公報社 2004年 p.70-73;連瑪玉原文見該書 p.344-361,即 “More Stories from Formosa” p 94-109 周金耀牧師,1916年8月15日生,1985年4月20日去世。


金耀(Gold)

這篇故事講的就是「切膚之愛」的主角周金耀,但是並沒有直接提到移植手術用的皮膚出自蘭醫生娘自己。

金耀出生於海邊的小村,親生父母以五十元把他賣給養家。養家無子,非常疼愛他,雖然窮,仍然讓他上學。

1928年6月,已經是公學校六年級生的金耀,摔傷了腳,很久都沒好。用土方醫治,情況卻更糟糕。好幾天後,他的父母才送他到彰化醫館。當時蘭醫生夫婦到芝罘(Chefoo)去渡假,由文輔道醫生(Dr. Mumford)和護士烈以利姑娘(Miss Elliott)照顧他。醫生檢視他的傷口之後,不禁搖頭,認為他可能活不了。可是金耀憑著堅強的求生意志活了下來,連一度感染肺炎都克服了。

當蘭醫生夫婦9月回來,金耀的情況已經穩定,但是傷口長不出皮膚來,每天上藥都很疼痛,他卻勇敢忍了下來。連瑪玉開始教他羅馬字,讀「真道問答」,又教他打毛線。

金耀渴望認識比他稍大的蘭大弼,當他從芝罘回台灣過聖誕節時,蘭醫生娘就介紹兩個孩子認識。整個假期他們見面多次,以台語交談學校生活種種。

因為金耀的傷口一直未能痊癒,醫生決定做皮膚移植手術。宣教師們建議由他們其中一位提供皮膚來給他。金耀聽到這個消息就哭了,說:「這太痛了,不管需要等多久,讓它自己長好就行了。」

最後,醫院成員之一提供了皮膚做移植用,而等金耀強健一些時,則大部分由他身上移植。他總算獲得痊癒。

1929年5月,金耀再度回學校上課。他回家後,都會到和美(Harmonious-Beauty)教會做禮拜、上主日學。他的父母也信了主。

1930年4月,金耀從公學校畢業,到彰化醫館做藥局生。在工作上他非常聰明勤快,而且信仰也越來越進步。他開始協助每個週末晚上為病患舉行的禮拜,甚至開始講道。連瑪玉看著他主領禮拜,不禁感動得熱淚盈眶。

週末同工們巡迴附近鄉村做幻燈片放映的佈道,這些幻燈片當中就有病床上的金耀,同工們多次講起他的故事。一次連瑪玉到和美佈道,放完幻燈片之後,請金耀自己現身說法做見證,這是他第一次對一大群人講話。

另外一次他們到了「台灣的麥加」北港佈道,在大戲院裡,十四歲的金耀對好幾百人做見證。

1931年2月22日,金耀正式在彰化教會受洗,並決心要成為傳道人。

金耀曾經向連瑪玉說:「我跌倒受傷真是幸運,不然我和父母不會有機會學習真道。是的,這真是幸運。」

「切膚之愛」的故事已經成為彰基的招牌,更是台灣醫界的人道精神指標。杜聰明創辦高雄醫學院時,特別請李石樵畫了一幅「切膚之愛」,每個入學的學生都要去看這幅畫、學習為病人奉獻的精神。不過連瑪玉自己卻從未標榜過自己的作為。這篇以周金耀為主角的故事,強調的是他獲得醫治、得到信仰後的表現,連瑪玉以他能夠做見證、決心獻身傳道為榮。對她而言,讓一個孩子信耶穌、看到一個孩子努力為主做工,就是最大的喜悅,遠勝過獲得人們的讚譽吧!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