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頌仁教授小傳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客家委員會。錄自客家委員會網站 台灣客籍作曲家。徐頌仁 1941 年 9 月 1 日 出生於於花蓮,是徐復增牧師(1910-1984)與石清秀之次男,2013年10月5日因骨癌去世,享年72 歲。

徐頌仁 1941 年 9 月 1 日 出生於於花蓮,父親是牧師,母親卻不諳司琴,因此在禮拜日時總有不甚方便之處,這個特別的現象在徐頌仁小小的心靈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也激發了他自學的慾念,因此雖不會看譜,但靠著敏銳的聽力以及在風琴上的摸索,徐頌仁在尚未進幼稚園之前已會彈音樂。至於正式的鋼琴啟蒙老師為金葆萱,她是上海人,係當時我國駐維也納的領事夫人,也是李斯特嫡傳弟子 Emil von Sauer 的學生,教學方式與彈奏法很歐式,為徐頌仁奠定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徐頌仁也曾師事 毛克禮 夫人( Mrs. MacLeod ),她很注重音樂表現的徐頌仁,在此展開了豐富與愉快的音樂生活,在合唱團當伴奏,在管弦樂團當指揮,在演奏會時彈奏鋼琴,並且開始作曲,像寫文章一樣,將心裡的話,用音符寫出。
北上唸大學的徐頌仁雖然身為師大物理系的學生,生活卻以音樂為主,那時基本上是跟隨許常惠、史惟亮、鄧昌國等三人從事音樂活動,後來因深覺能夠練琴的時間太少,乃在第三年重考台大哲學系。於此期間,在陳懋良的引見之下,徐頌仁向時在師大音樂系任教的 蕭而化 老師拜師正式學習作曲,並參與許常惠所發起的作品發表會「製樂小集」,於 1963 與 1965 年分別發表了鋼琴曲《夜曲》、《巴沙加利舞曲》、《小詼諧曲》與《幻想風的抒情曲》。
徐頌仁於 1968 年赴西德留學,先在雷根斯堡及波昂修宗教音樂及音樂學,後獲西德國家獎學金,就讀於科隆國立音樂院,先後唸了三個主修分別為作曲、鋼琴、指揮。期間即常以演奏、指揮、及作品發表,展露其才華。 1974 年畢業之後,曾任職於卡斯魯( Karlsruhe )及多特蒙( Dortmund )歌劇院,隨歐洲著名的指揮家馬烈克.亞諾夫斯基( Marek Janowski )擔任助理指揮。 1976 年回國任教於東吳大學,並指揮台北市立交響樂團,致力於提高交響樂及歌劇演出水準。 1983 年至今,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並擔任該校管弦樂團指揮。
徐頌仁曾經發表的作品有多首鋼琴曲、小提琴奏鳴曲、藝術歌曲、及管弦樂曲《隨想競奏曲》、鋼琴協奏曲《落大雨》、鋼琴三重奏《民謠》等。並曾根據王九思所寫的《中山狼》為本寫作為兩個男高音的宣敘調與詠歎調。重要著作有《音樂美學》、《歐洲樂團之形成與配器之發展》、《音樂演奏之實際探討》等。,聲音要美,要精緻,這種訓練也使徐頌仁受益良多。初中與高中轉赴新竹唸書
徐頌仁早期的音樂作品大抵是從浪漫樂風或是印象主義開始,以古典音樂語言自然流露出他對音樂的感性,鋼琴曲《華麗曲》可為代表。其後他嘗試民族樂風的寫作,並在積極習作中尋找方向,經過摸索階段之後,他所建立的風格是十足的現代與展技, 1970 年代所寫的《小提琴奏鳴曲》與《管弦樂奇想曲》不僅技巧艱深,也充滿尖銳、不諧和的音響。但是回國之後,因著樂團指揮的工作,使得徐頌仁有更多機會與聽眾實際接觸,在互動之中,他逐漸體認到音樂被聽眾理解的可貴,以及任何風格都足以引用為寫作材料的真諦,完成於 1985 年的鋼琴協奏曲《落大雨》正是在此理念之下所產生的作品。該曲以莫札特所奠定的協奏曲為完美的典範,是極自然的初衷,但是徐頌仁也和莫札特之後的作曲家一樣,視超越前人為一種無上的挑戰,並自許在中國作品中,能有一片開創的空間範疇。因此以台灣民謠《落大雨》為主要的發展動機,該曲既有細緻與精巧的形式結構,在氣勢磅礡又流暢的德式浪漫風格中,又充滿了濃厚的台灣色彩。國內作曲家潘皇龍曾引述德國科隆報上對該曲的樂評指其「在形式上的細緻與精巧如畫的管弦色彩,終於突破了如『黃河協奏曲』之類的作品」,也說明了該曲的成功。
除了作曲之外,也身兼鋼琴家與指揮家的徐頌仁,因為工作的關係,作品有限。但是音樂早已成了他的思想語言,只要心中有話要說,他必然專注於寫作之上。本著對作曲技巧有限性的肯定,徐頌仁較不主張採用前衛的手法,創作曲高和寡的現代音樂,而傾向復原調式、調性、十二平均律等原始基本要求,希望在這個前提之下,寫出動聽又有內涵的音樂,以引燃聽者的希望。他所走的路,正是要為台灣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古典」!
參考資料:林宜勝,〈徐頌仁即興訪談錄〉,《樂府春秋》, 1994 年, 4 月 24 日出刊。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