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池:萬軍之主徵召兵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胡文池撰「萬軍之主徵召兵」《憶往事看神能》1997年7月 (新增訂版) 人光出版社 p.3-11  

先父(胡清溪,原名胡阿臀)曾是淡水理學堂大書院的神學生.因他曾參加抗日戰爭.日本兵要捕捉他.因而離校成為天國逃兵。後來他感到對主有所虧欠.才將我獻給主.代替他當天國兵。我自認是一個基督小兵卒。父親也是兵。父親的父親(胡丙丁)一樣也是兵。雖然兵種有別。役期不同,職位却是一樣低。在象棋盤上,或在戰場實地,兵卒是站在最前線:不怕熱、不怕冷、不怕任何生命危險,前進為天國交戰。我就是這樣一生在最前線服役的天國小卒,像在百夫長管理之下的兵,順服命令,往各處與魔鬼交戰。(馬太福音八:9) 我當兵這故事與三代前的祖先有什麼關聯呢? 

一、祖父是勇敢的抗日義勇兵

  先祖父姓名胡丙丁,住板寮(現為中和市)。「丙丁」,聽來像凡夫俗子的名字:又如丙等丁級,毫無價值感,事實並非如此。他是一位可恭可敬、勇敢的民族英雄,他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祖父在板寮鄉下開設獨一無二的鐵店,打製農具(鋤頭、柴刀),家庭用器(菜刀���剪刀),以及武館的各種刀劍武器。因這職業關係,祖父認識士農工商各界人物,三教九流各層,加上雅量廣交,他也有不少結拜兄弟。

  他不但有舉起鐵鎚打鐵的力量,也有為正義,為國家民族不惜生命的膽量。當1894年,日本侵華的甲午戰爭結束,滿清政府割讓台灣給日本。聽到這個消息,台灣各地出現了很多愛國人士,組織抗日義勇軍,抵抗日本軍入侵。

  當時祖父愛國熱血澎湃,到處說服鄉民士紳,很快就招集一群青年及義兄弟,以及自己的二個孩子(其中一個就是先父),帶自製的刀劍及少數鎗枝,徹夜趕到澳底(現為福隆),就是日軍登陸地點,想要擊退敵人。

  奈何這批義勇軍是臨時組成的烏合之眾,沒有經過正規戰鬪訓練,那有能力打敗戰爭專家且有強烈軍火的敵人?對陣不久就死傷慘重,不得不抱恨敗退了。不幸,祖父也中彈倒地。二個孩子見狀不好,衝到父親身邊,欲救其父。沒想到,祖父却大聲說:「你們快走!不要管我,你們若走近來,你爸就用鎗打死你們」。真的!他舉起小鎗了。無可奈何,二個孩子只好流淚哭泣不停,傷心地放棄親愛的父親逃走了。因此祖父不像一般人有自己的墳墓。直到現在也沒有人知道他的屍體是在那裡?是被日軍丟在海裡?被野獸吃掉?或者被善心人士葬在「義人塚」?

二、先父是天國逃兵

  先父原名胡阿臀,因出生時身體強壯,屁股特大而被如此命名。他戰敗回鄉後不久就信主,板寮的傳道師看他年青有為,就鼓勵他到淡水理學堂大書院進修,以備當傳道師。

  當時,日軍佔領台灣後,到各處搜捕抗日分子,先父認為故鄉非安居之地,不如逃往淡水英國人辦的學較,可能較安全,也可成為傳道師,這求之不得的好機會,何樂而不為。因此他就換改名姓為姚清溪,很快地成為牛津堂的大學生了。因為當時的人稱這所首創的洋式學堂為「大學」。

  但是好景不常,日軍探知他在牛津堂,就來淡水學校捕捉他。幸好當時英國人有勢力,偕叡理牧師出面說明:「這人是好人,名叫姚清溪,不是你們所要抓的胡阿臀。」日軍無言可答,只好放走他。

  先父感到淡水也是危險地帶,即時離開學校,成為天國逃兵,不久後在新莊與家母結婚,並靠著從前由偕牧師學習來的醫藥常識,賣藥拔牙度生。

  在新莊,因他是抗日分子,因此不敢在街頭店面公然開業,只能在隱密的家屋中為人看病,生意清淡,生活不如意,但是日子一久,街上的人都知道他能看病,稱他為「清溪仙」,在沒有西醫的時代,也有其地位。

  我家後面有水溝,平時乾涸,颱風大水時才有水流。先父在其上面蓋一大片石板,作為避難所。他最初數年間時時提高警覺,準備一看到日本兵進來要抓他時可逃入這避難所躲閃。但是實際上,他從未用過這個小避難所。   

三、天國徵兵,上帝呼召我

文池非文海

(1910428)由母腹出生時,我的身體瘦長,一見就知道這個孩子不是強壯的將才,也不是肥胖的經理型人物。可是「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樣,沒有父母不希望他們的子女成器的。 家父想:「這樣瘦弱的小孩,不可能在『武』的方面有所成就,只好希望他在『文』的方面有點出息。」因此就將我命名為「文池」,不敢奢望我成為「文洋」或「學海」。

  我究竟會成為什麼樣子呢?當然上帝早有祂的安排。

「我在母腹中被湊合,在暗中逐漸長大,骨骼怎樣成形,祢都知道。在我出生以前,祢已經看見了我,那為我所定尚未到臨的日子,都已經記錄在祢的冊上。上帝啊,祢的意念多麼深奧,祢的心思多麼難以計算。」 詩篇一三九:15-17

  當我2歲時,患了肺部積膿症,生命十分危急。先父迫切祈禱,對主許願說:

  「主阿!嬰兒若得到的醫治,我願將他奉獻給祢,來償還自己逃兵的罪債,阿們! 果然,我由死裡逃生了。

神學院的異象

  12年後,我快要小學畢業。但時間沖淡了先父向主立誓的記憶。實際上,當時家父因本業賣藥以外,又開採煤礦失敗,家境十分困難,那裏有財力給我讀中學,再進神學院呢?!

  小學六年的同學,家境比較寬裕的,大家都忙於升學補習。而我呢?升學的事,我想也不敢去想它!

  「人是辦不到的,但在上帝,萬事都可能。」(馬太福音十九:26)

  13歲時,我患了慢性大腸炎。60年前,沒有抗生素、消炎劑等良藥時代,我雖然到過台北市各大醫院及私設中西名醫處求診,卻沒有收到效果。後來聖神指示我:要到淡水身體才會好。所以小學畢業3年後,才以轉地療養兼升學的理由要求家父讓我投考淡水中學。他因愛子心切,一口就答應了。我也喜出望外,即時開始惡性補習,準備應考,等待考試的大日子。

  (1927)入學考試那一天早上,在往淡水中學的紅磚路上,無意中檢到了一張台北神學校(現為台灣神學院)相片。這張相片是新建在双連的二層紅磚建物,巍然宏大,上方兩邊印有偕叡理博士及吳威廉牧師的遺照。我看了十分羨慕,夢想著:「假使我以後能進入這所學校該有多好啊! 後來才明白,這是從天上來的異象 這是上主為我安排,將來要去的學校。 (使徒行傅二十六:19)

 考入淡水中學以後,由于精神快樂,空氣清新,生活規律,每日為健康祈禱外,只吃「表飛鳴」。不久疾病痊癒身體康健了。初進淡水中學時,有些頑皮的同學看我身體瘦弱,就給我取一個綽號叫「阿片仙」,但是看我健壯以後沒有人再這樣叫了。

主為我開門

  身體已經康復了,一年的功課也讀完了。可是清寒的家境不容許我繼續學業,這是我自己最明白的事。但是我對讀書很有興趣,成績也不錯,因此不願半途而廢。全校同學期考完了以後,每個人都收拾自己的行李,歡歡喜喜地趕回自己的家鄉去了。只有我一個人,內心悶悶不樂,獨自在校園慢步,或在樹蔭下胡思亂想,不願跟大家同行,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忽然,聖經一句話,浮現在我腦海中。主耶穌不是明明白白對我說過嗎:

  「你們祈求,就得到;尋找,就找到;敲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到;尋找的,就找到;敲門的,門就開了。」(馬太福音七:7-8) 我再翻開聖經來看,一句都不錯。

  我就馬上向上主祈禱,熱切的祈求。鼓起內心全部的勇氣,身上一切的膽量,快步直向偕叡廉(George William Mackay)校長的家,是我以前未曾,也不敢進去的洋樓,照主的話:大膽地:却輕輕地,敲門!

  這時,房屋裏外靜悄悄的,反而我的心臟怦怦的跳。我怕見校長,不是因為他有英國紳士型的嚴肅態度,而是初次面對高高在上的校長講話,難免產生「敬而遠之」的心理。又怕萬一校長不在家,我就不能向他說苦、求援,那就糟糕了。

  經過幾分後,門內好像有腳步聲響起。門果然為我開了,出來的不是傭人,而是校長本人。他面容慈祥,聲音溫柔的問我:「你有什麼事嗎?

  「將來我想要為主工作。您能不能讓我做工讀生,使我繼續學業。因為我的家庭經濟實在困難:父母無法再給我錢讀書。」我說完了話,不知道什麼原因,眼淚一直流個不停。校長問我的姓名及年級後,就回到屋內,拿出一張一年級全部學生的成績表出來,在門外找出我的名字來。

  校長說「你的分數不錯,全班名列第二,很好。」停一下,他再問:「你的爸爸叫什麼名字? 我的爸爸叫姚清溪,我回答。

  校長感到驚奇,就說:「他是不��很久之前曾來過淡水理學堂讀神學?

  「是的。校長」我說。三十年前的事。校長還能記得清清楚楚,他的記憶力實在驚人! 校長繼續說:「你的爸爸是以前我爸爸的學生,我記得,我記得。請他明天來,我要看看他。你也可安心,我會設法,讓你繼續讀下去。」

  果然學校給我一份工作,且學費及伙食費全免,直到我完成中學課程。就是這樣。全能、信實的主,聽我的祈福,使一個貧童和當時富有的子弟一樣能夠讀完中學。你說奇妙不奇妙!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