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鴻謨的故事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連瑪玉(Landsborough, Marjorie, 1884-1984)述 王昭文導讀 「鴻謨(Hong-Baw)」 錄自《福爾摩沙的故事》聚珍堂史料 台灣教會公報社 2004年 p.73-79;連瑪玉原文見該書 p.362-396,即 “More Stories from Formosa” p 110-142。 許鴻謨牧師,是和美商人許仰嵩的次男,1906年5月20日生,1978年9月30日去世,享年74歲。1927年5月16日和呂玉理結婚,牧師娘是呂阿加傳道師之女,1907年8月22日生,1972年11月17日去世。請參見許鴻謨牧師(濟南教會)。  

鴻謨(Hong-Baw)

這篇故事講的是愛好音樂的牧師許鴻謨信主的過程。
許鴻謨是和美的商人之子,家境相當好。阿公當過和美庄長,病重的時候派轎子去彰化醫館請蘭醫生出診,他向醫生說:「如果你治好我,我就聽你的道。」可是他病太重了,幾個小時後就去世了。鴻謨說他當時躲在房裡偷看這個奇怪的外國人,這是他第一次和基督教的接觸。
不久後有一位年輕的台灣基督徒醫生在和美街上開業,每天黃昏全家都會一起崇拜,他們所唱的聖詩深深吸引鴻謨。這是他第二次和基督教有所接觸。
上公學校之後,鴻謨非常愛讀書,拼命找東西讀。有一次遇到賣「道理冊」的人,向父親要錢買回來看,裡面的插圖在他看來非常奇特。當他買回家,父親一看是「道理冊」,就把書給扔了。這是他第三次接觸基督教。
公學校畢業後,一個同庄的孩子邀他一起去考加拿大長老教會在淡水設的中學,結果鴻謨考取了,邀他去考的孩子卻落榜。
起先鴻謨在學校一個人也不認識,住宿舍又被壞學長欺負,所以就逃回家去。但是父母說學費都付了,要他一定要回去上學。
他漸漸適應學校生活,除了認真上課之外,每天早禱他都很注意聽。有一天聖經課講道「愛你的仇敵」的經文,給他衝擊很大,他覺得耶穌的教導學起來真難。
第二年,他和蕭安居牧師(Rev. Flute)的兒子(蕭樂善?)成為朋友,一起參加廉叡理(Mr. Williams)牧師帶領的基督徒聚會。最吸引他的是音樂。他也非常喜歡吳威廉牧師娘(Mrs. Gauld)所教的音樂課。不久之後,他就對基督教本身發生很大的興趣,一天到晚問廉牧師問題。
鴻謨買了很多基督教書籍看,假期回家也一天到晚看這些書,他媽媽臉上佈滿烏雲,要他放下這些書,好好讀學校的書。
但是鴻謨還是認真研究基督教,中學第三年就在淡水教會由蕭牧師施洗。他的父母得後對他大為失望。新年假期他回家,在大家族聚餐的場合中做餐前禱告,被大家嘲笑。更荒謬的是,親戚們責怪他的父母,竟然讓孩子悖祖入教。
他的朋友蕭樂善讀完三年中學,就進入神學院就讀,鴻謨經過一番禱告和思考,也決心獻身。當寫信告訴父母,把決定告訴他們,乞求他們的原諒,結果父親大怒,告訴他可以選擇任何地方任何學校,不管需要花多少錢都會送他去,就是不准進神學院。可是他已經被神學院錄取。
開學前的假期他回家,兄弟們待他如罪犯,父母和親戚則繼續勸說他改變心意。父母在心碎哭泣之後,告訴他,若他堅持己意,就必須離家,永遠不能回來。他只得在假期結束前到淡水,投靠蕭家。
和美,一位伯伯勸鴻謨的爸爸不要太固執,到頭來還是得接受孩子自己的選擇,但是父母和其他親戚仍然不能釋懷。爸爸甚至趕到學校,把他的行李搬到中學,要他繼續讀中學四年級。但是爸爸一走,他又把行李般回神學院。父親和親戚們寫信給他,宣稱不再給他錢,又講了一大堆孔子的道理給他聽。又到了假期,鴻謨還是回家,家人雖然沒有趕他走,但是也沒有理他。
幾個禮拜後,他聽說父親生病了,他告訴院長劉忠堅牧師(Dr. Duncan MacLeod),馬上搭火車回家。他探視父親後,用心為父親禱告,果然病況好轉,父親的心終於變軟,家人對他上神學院的事總算接受。
母親打算為他娶親。他堅持要娶基督徒。後來由蕭牧師介紹一位呂傳道(Mr. Loo)的女兒玉理(Jade),當時在淡水女學校就讀。他父親親自和他到宜蘭去見這個女孩的父母。他們長途跋涉,在山間迷路,再禱告後總算找對路,他父親對他兒子的禱告及其效果印象非常深刻。見到女孩的父母,也印象很好。
鴻謨的父母在他的引導下,逐漸開始接受基督教。
玉理從女學校畢業後,幫助一位宣道婦巡迴鄉村傳道。有一次她到了東海岸工作,鴻謨和一些神學生組成的旅行佈道團也正好到同一個地方。當晚在這個小教堂裡,第一個上台講話的是個甜美溫柔的姑娘,就是玉理。在神學生們紛紛上台講話之後,最後一個上台的是鴻謨。這是他和玉理第一次同工。會後在宣道婦的允許下,他和玉理簡短地面對面交談。
1927年鴻謨畢業了,被派往東海岸傳道。當時台灣人認為東部簡直是另一個世界,充滿了危險。
在去東部之前,他和玉理在和美舉行結婚典禮。這是和美庄的第一場基督教婚禮,由劉忠堅牧師主持,鴻謨早就計劃把他自己的婚禮當成一場佈道會。幾乎全庄的人都來參加,好幾百人因為這場婚禮而聽到福音。
東部工作幾年後,鴻謨回到和美牧會。每個禮拜四,他到彰化教會和蘭醫生娘上「歌唱課」。他自小就喜歡唱歌,有一付好嗓子。在這樣的機會下,連瑪玉慢慢套出他自己的故事,寫了下來。她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鴻謨為了信仰,怎樣忍受家人的不諒解和惡待,這是相當不容易的,卻是很值得的。
許鴻謨的故事比較特別之處,在於他受神學教育是在北部而非南部。他在淡水中學和神學院的經驗,他所交往的朋友和結婚的對象,提供我們了解當時北部教會歷史的一些線索。
基督教音樂的力量,在這篇裡面顯現了出來。許鴻謨入信和深受音樂吸引有關。他和連瑪玉的友誼,也建立在音樂上。連瑪玉曾多年擔任總會聖詩編輯委員,有相當的音樂素養,也對教會音樂人才的培育盡了不少力。
本篇故事的重點之一,在描寫基督教對台灣傳統家庭的衝擊,特別是中產階級以上、聚族同居的大家族。前面許多故事的主角出身社會基層、親族關係較疏,如得壽雖然入信時也遭到來自母親的反對,不過因為他因此獲得不錯的工作,又得以讀書上進,阻力很容易化解。但是像本篇主角這樣出身小康之家、父母慈愛的幸福家庭,卻要轉向基督教,仰所遭遇的溫情阻力與傳統倫理壓力,相較之下要複雜得多。他的新信仰不僅他的父母難以接受,還有眾多親族也要參與意見。不過這篇故事中兩代的拉鋸戰雖然激烈,卻也呈現出父子間濃厚的親情和愛意,因此深具感人力量。
【註】本篇故事的女主角呂玉理之名,是在請教許鴻謨牧師的女兒黃許美智後確定。在此也附上兩人的生卒年月日:許鴻謨(1906.5.20-1978.9.30),呂玉理(1907.8.22-1972.11.17)。許鴻謨離開和美之後到台北去,任職於林本源博愛醫院,並從事自由傳道工作,後來於濟南教會牧會。
呂玉理之父為呂阿加,曾任傳道,後來在馬偕醫院服務。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