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需求者的心靈 專訪東京台灣教會牧師李孟哲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陳逸凡專訪 《台灣教會公報》3439期 2018年1月22-28日 p .5 

1998年,李孟哲前往歷史上第一間海外台灣教會「東京台灣教會」牧會,今年正好滿20年。目前在日本,關東地區共有5間、關西地區則有3間台灣人教會。
前往日本牧會契機
李孟哲回憶,當年他在台南神學院教書,受邀前往東京台灣教會牧會,了解教會歷史起源於查經班,是追求信仰重要的基礎,而現今聚會的會友有五分之一來自外地,甚至需要開車3個小時前來禮拜,在交通費用高昂的日本,單趟過路費就需要9000日圓,讓他內心深受感動,也是最終答應前往日本牧會的原因之一。 李孟哲解釋,東京台灣教會會友多是行醫或經商,與當年留學日本的背景有關。牧師黃彰輝留學時期曾於此聚會,日本時代政策要求宣教師必須會講日語,甚至連醫師蘭大衛都曾來過此地學日語。由於台灣人在語言文化方面跟日本有差異,意識型態亦有所區隔,教會對當時的台灣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心靈居所。
早年日本醫療資源多集中在都市,大約40年前,日本政府強制醫學院畢業生離開東京,必須到外地就業行醫。這些被強制派到外地的台灣人醫生,因為情感上的連結,千方百計要回到台灣教會聚會。有一位會友即分享,因為交通成本昂貴,他們在禮拜六前來教會後便留下過夜,直到禮拜日聚會後才返回家中,甚至有一對夫婦還因路途遙遠而留在教會產子。
由於不曾到過日本、也不會講日語,過去雖曾在長榮女中擔任校牧,也在南神教書,卻無實際牧會經驗,當時李孟哲不敢貿然接受邀請,只能把一切放在禱告中,將近一年後才決定前往牧會。
突破孤島教會困境
初到日本,李孟哲一句日文都不會講,心中惶恐不安,擔心無法適應國外環境。牧會講道使用台語,一開始並沒有問題,不過若要跟日本人打交道則有困難。當時有位教會會友開設語言學校,免費提供牧師與牧師娘前往就讀,花了10個月的時間每個禮拜5天學日文。
由於日文有很多不同的語態,遇到不同身分的人,要使用不同的語法。李孟哲苦笑說,前10年很少跟人用日語講話,就是怕講錯話會失禮。在離開語言學校後,主要使用日文「新共同譯本」聖經學習日文,不僅漢字旁有注音,內容較為正式、用字兼顧口語及古典。
牧師娘李瑪珍也笑著分享,前往日本之前她已經具備日文中級程度,一位主日學學生贈送她一本兒童聖經,成為學日文利器,相較於牧師,她更敢四處與人說話練習日語,並透過手機打字來確認日文正確無誤。
10年後,李孟哲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若是只限縮在教會裡不與外界互動,則會變成「孤島的教會」,因此利用日本基督教團(UCCJ)成立「台灣協約委員會」的機會,隨身攜帶可以中日英文翻譯的電子字典,並注意路邊人們的對話,聽不懂就立刻查詢,終於成功踏出腳步與人接觸,視野也隨之開闊,甚至可以協助翻譯。
約5年前,李孟哲受到日本當地神學院邀請講授台灣教會史,成為另一種新的挑戰,要熟讀台灣歷史,還要翻譯成日語。此後其他邀約陸續到來,包括受日本基督教團邀請撰寫台灣歷史,本來約定6篇專欄,受到好評後,又追加了6篇。
日本基督教團與台灣有密切的關聯,1943年日本軍國政權下令基督教不准分宗派,不管長老教會、聖公會還是浸信會,通通加入日本基督教團,接受宗教局主導管理,當時他們的權力深入台灣,包括現在的濟南教會、台北中會中山教會、大稻埕教會,及台南中會南門教會、民族路教會都可找到相關歷史痕跡。
因為這個契機,李孟哲慢慢踏入日本教會界,許多教會邀請他去專講,如今也擔任台灣協約委員會委員長,這個職位過去由日本人擔任,如今因為日本基督教團看見與台灣教會連結的需求,改由李孟哲擔任委員長。
台灣人教會的定位 李瑪珍分享,許多會友因為過去是來自台灣的留學生,一起聚集能夠品嚐台灣料理、一起關心台灣政治情況,也有從美國回來的台灣人,因此主日學教學常需要多語並用,在觀念上也因為背景不同而有著細微的差異,例如在垃圾分類方面,每次聚會後牧師都會親自檢查是否分類妥當,用「身教」來影響每一個會友。
東京台灣教會珍視台灣的文化資產,過去也曾開設白話字班教台語。特別的是,東京台灣教會信徒組成型態約九成是台灣人、一成是日本人,曾有一段時間教會台語班的授課老師是一位日本人,他高中時受洗,就讀東京大學博士班專研台語、客語、華語,因此有能力教授台語課程。
隨著時間推移,願意學習白話字的人越來越少,在日本出生的二世代,也面臨認同危機,究竟自己是台灣人還是日本人?包括教育、想法都是日式的,台灣教會何去何從需要認真思考。李孟哲說,若是台灣教會也改用日語聚會,則變成與一般日本教會無異,何需再多設一間台灣教會?因此他覺得台灣教會應當堅持台灣認同。
「所謂台灣教會,不是只有講台語而已,因此不叫台語教會。包括台灣意識、台灣文化、台灣認同,不是只有侷限在語言,而是含括每一層面的關心,包括為故鄉禱告、讓台灣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成為上帝歡喜的國度。」因此李孟哲講道中會特別穿插台灣俗語,並標注白話字,讓沒有意願學白話字的會友也能持續接觸。李孟哲笑說,在施行之初,他會在台灣俗語白話字下面標注華語,起初大部分的人都只看華語,然而他一段時間後就把華語的文字濃度調淡,後來越來越淡,乾脆就直接把華語拿掉,會友亦能適應白話字的閱讀。李瑪珍也分享,她認為學習台語「就算只有一句也好」,只要能持續接觸台語都是好事。
政治是公義的表徵
當問及日本人的性格,以及對公義的關懷及參與,李孟哲觀察到日本國民性格很守法,只要政府規定,絕大多數人都會遵守,很少人抗議,在愛護環境方面值得台灣人學習。面對著政府不公義的事情,日本國民則有跟台灣國民不同的特質,台灣藍綠陣營明確,日本沒有所謂基本盤,並無明確的政治板塊,會隨著不同的情境選擇不同的政黨,國會選舉有時會發生出人意料之外的變化,不過一般來說政治參與並不熱絡。
由於東京台灣教會內有不同政治立場的會友一同聚集,甚至在威權時代也有職業學生前來,當年黃彰輝、宋泉盛、林宗義等人發起「人民自決運動」,原本選擇在海外的東京台灣教會朗讀宣言,後來因教會長老有所顧忌而草草唸過,顯見教會仍存在受到政治壓迫的陰影。李孟哲說,當他前往牧會時雖然情況已經改善,但仍可以發現有些長輩選擇避談政治。
李孟哲分享,教會不是愛講政治,而是政治是公義的表徵,信仰很難不談到政治,只是必須注意,所有的話語必須根據信仰照實說,而非流於情緒批評、為反對而反對,如此才能進入良性循環,現在東京台灣教會已經成為較為「開放」的教會,能以平常心來看待、談論政治的是與非。
因應需求調整聚會型態
由於日本生活步調忙碌,受薪階級工時很長,加上通勤時間長,週間聚會人數僅剩個位數。東京台灣教會也因應需求做出調整,將祈禱會移至禮拜前,參與人數明顯增加,最後教會的活動幾乎都集中在禮拜日。
然而週間聚會的族群有個特例,就是已經退休的松年會友,一個月一次在禮拜六聚會。運用日本政府提供年長者公車乘車優惠,許多長輩樂意轉3班公車前來。李瑪珍說,松年聚會有一半左右是慕道友,他們因為有台灣人可以彼此分享,樂意參與聚會,而牧師主理的題材也會針對慕道友進行調整,包括用生活化的方式帶出信息,讓慕道友更容易接受信仰的價值與精神。
為保持長老教會精神,又不讓聚會死氣沉沉,李孟哲特別設計「回應式禮拜」,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分成三段,在禮拜中回應上帝、確認信仰、反省信仰,創新與傳統兼具,用對應的方式來讓會友融入禮拜之中。青少年是李孟哲牧會關懷的重點,因為教會若無青少年則看不到希望,面對少子化、高齡化社會,教會也無法避免,因此他特別親自帶領在日本受教育的「二世團契」,讓聚會不是只有俱樂部式的玩樂,而是透過青年查經來產生影響。此外也栽培青年司會,這對中規中矩的日本教會來說是一種突破,實際參與的青年也將之視為一種榮譽。
主日學則是另一個重點,大多數家庭在日本定居後,下一代多以日語溝通,台語無形中消失,因此主日學老師都會說台語、日語、華語、甚至英文,日本近年來生育率比台灣高,主日學學生略有增加,並由二世擔任主日學校長,接下文化傳承的棒子。其中存在的挑戰與台灣類似,因為日本也是補習文化盛行的國度,面對教育與信仰的抉擇,有些家長仍是決定以課業為主。
由於牧者願意投入,設立「福音咖啡廳」隨時傾聽會友需求,甚至有長輩將臨終遺言事先交代牧師,家族事務也全然信任牧師的處置,這在人際距離較為疏遠的日本社會尤其難能可貴。李孟哲分享,牧會會遇上各式各樣的問題,必須隨時保持敏銳的心,觀察會友的欠缺與需求,並且建立保守隱私與祕密的信任感,教會才能成為有愛心的團體。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