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培火的文化活動及其思想研究(以日治時期為主)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林佩蓉撰 「抵抗的年代•交戰的思維 ─蔡培火的文化活動及其思想研究(以日治時期為主)」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游勝冠 2004年 論文頁數: 185 見於國家圖書館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附有參考文獻]。

關鍵詞: 近代化文明 ; 啟蒙思潮 ; 台灣新知識份子 ; 同化主義 ; 自治主義 ; 「國民」性 ; 台灣白話文運動 ; 基督教


摘要

本論文以蔡培火(1889~1983)這位一生橫跨三個時代,活躍在日治時期的知識份子作為研究對象,以其豐富的生命經驗、 論述、創作及政治、社會、文化運動,作為觀察材料,描繪其思想結構,從而解析其所參與的台灣思想、精神史。

主要的時代背景從1920年開始,在無法斷然切分的歷史點上,兼論了戰後時期蔡培火的種種社會活動。日本大正民主時期,接受多樣思潮的台灣新知識份子,開始其啟蒙論述,告別消極抵日的漢文人,展開以近代化文明論述改造台灣,使台灣與日本平起平坐的理想,也就是不再只是單方面的反抗,而是以接受近代化文明作為抵抗殖民的方式。再從接受文明的各樣環境中進行分析,從自由主義的民本思想到同化主義、自治主義,蔡培火如何吸收這些外來的思想、文明觀,來對台灣人進行社會與文化的改造,卻又積極的護守台灣主體的位置;在「台灣是帝國的台灣」之現實下,進行「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之政治與文化運動。幾乎是無役不與的蔡培火,最在意且持續的社會實踐,最大量且費力的書寫論述,就是台灣白話字運動,而這亦是常被論者提及的部分,然筆者要在前人的基礎上,將該運動與其文明論述結和並視,呈現其隱而微的台灣人意識。而另一 方面其基持守基督教信仰在戰爭時期,如何在皇民化體制下進行思想論述,亦是十分具有可探性。

最終本論文期待能讓蔡培火這位歷史人跳脫他人「保守」「右派」 的觀點框架,而以同情理解的角度「發現」其時代、文學、文化,充滿了許多的豐富性與可探性,無論是對於文學史或是思想史,都是不能缺少的考察對象。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