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話 603 馬偕日記手稿出土 |
|
首頁Home / 史話總目錄 / 教會史話題字/史話第一輯 / 史話第二輯 / 史話第三輯 / 史話第四輯 / 史話第五輯 / 史話第六輯 / 史話第七輯 |
||
教會史話 676-700 601 幾種中文馬偕傳記 602 馬偕留下傳道日記 603 馬偕日記手稿出土 604 馬偕的身世和故鄉 605 馬偕故鄉巡禮之旅 606 佐拉開拓期的教會 607 高地式的宗教生活 608 馬偕童年的小故事 609 馬偕心儀的賓威廉 610 賓威廉的中國傳道 611 蘇格籣教會的創始 612 蘇格籣的教會規範 613 信仰告白和問答書 614 蘇格籣教會的離合 615 查麥士和自由教會 616 英國國教和清教徒 617 傳承接納三項信條 618 本人約翰滄桑小傳 619 李查喀隆麥及其徒 620 倡導會眾制的布朗 621 布魯斯特長老小傳 622 浸信會在英國興起 623 威廉.布拉福特 624 普里茅斯殖民地史 625 《黑鬚番》及其譯本
|
1984年陳宏文舉家移民美國,先在明尼蘇達州雙城台語福音教會服事5年,其後轉任南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屬美國長老教會太平洋中會)至今。1994年暑期,他利用在職進修的假期,與許文宏教授同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Knox神學院研究,而有機會訪問了馬偕博士的三位孫女,見到了馬偕博士的真跡手稿, 關於其經過,陳宏文說:「我們得到在加拿大牧會的陳詠詩牧師及卓謙順牧師協助,見到了馬偕三位孫女Anna、Isabell、Margaret,我向她們提起:『我從就讀淡江中學高中部起,即仰慕馬偕博士的風範』,並呈上拙譯《馬偕博士日記》,表示希望見到日記真跡的心願。此外,也出示在高中時代和同學王明仁、洪寬威訪問她們父親時的合照。相片中,當時在馬偕醫院擔任護士的Isabell也在內,大家相談甚歡。稍後,Margaret從房間裡拿出她所保管的馬偕博士日記的真跡來,我夢寐以求的願望終於實現,心裡的激動可想而知。」 陳宏文繼續說:「我抓住機會向Margaret說明馬偕博士日記對台灣教會的重要性,因為許多北部教會宣教史上的疑點,必可從日記上發現一些蛛絲馬跡;這些日記若能交給台灣教會保管,置於淡水牛津學堂的馬偕文物紀念館將更有意義。Margaret同意我的看法,但是她說這批日記分散在她們姊弟妹四人的手中,她們必須要商量後才能做決定,而且她們的兄弟John Ross住在西岸的溫哥華,需要一點時間來聯絡。過了一個禮拜,Margaret來電話約我們相見,她把一疊『日記』(大小不一共十二冊)交給我。她說,她們姊弟妹都同意把珍藏的『日記』捐出來,送給在淡水牛津學堂的『馬偕文物紀念館』典藏。她也同意這批日記先借給我做研究一段時間,然後由我負責送回台灣淡水。」(以上參見《馬偕博士在台灣》增訂版,1997, 頁189∼193) 1994年秋吳文雄牧師(當時擔當總會歷史委員會主任委員)來波士頓,而10月中旬前往多倫多,也有機會訪問馬偕孫女們,她們也告訴吳牧師捐出日記一事,吳牧師返來波士頓,我也就知道這回事。陳宏文牧師告訴我,他將和許文宏教授合作,把日記譯成中文,可惜久未能實現。 1996年馬偕牧師的銅像在淡水揭幕,居溫哥華的偕約翰(Dr. John Ross Mackay)應邀赴台,親口答應將日記捐給教會。同年4月18日,陳宏文牧師就將12本馬偕日記手稿交給北部大會議長蔡清波牧師及史蹟委員會主席葉能哲牧師。 馬偕的日記手稿(共12本)及馬偕日記偕叡廉白話字摘譯稿本(共三冊),現均珍藏於淡水真理大學「馬偕文物紀念館」內。
《台灣教會公報》2621期 2002年5月26日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