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猶傳讚美樂音華文聖詠作曲家江文也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劉美蓮 撰 《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 TCNN》 .2017年10月2日 本文改寫自《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江文也生於1910年,卒於1983年10月24日。  

 
江文也,本名江文彬,1910年出生於日本殖民時期的台北大稻埕,幼年喜愛到教堂聽聖詩,小學舉家移居廈門,就讀旭瀛書院,課餘會到YMCA參加活動,小學畢業遭逢母喪,隔年到日本長野縣上田市讀中學,他跟同學自我介紹:「我是台灣來的A-Bin-A。」
第一面奧林匹克金牌
上田市很早就有加拿大基督教衛理公會(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來傳教,1902年教會附設梅花幼稚園,1922年由女傳教士瑪麗‧史卡朵(Mary Scott)負責營運。教會的聚會所就設在幼稚園,做禮拜之後,常有上田中學、上田高女、上田蠶絲(現在的信州大學纖維學部)幾個學校的學生聚在一起,除了學英文,還可以接觸到各類藝術與都市的流行時尚,就像是文化沙龍。這裡可以自由彈琴,唱起歌來沒有人比江文彬好,他顯得優越而耀眼,又有「蟲膠78轉曲盤欣賞會」,讓他在這裡度過非常愉快的年月。
1927年(昭和2年),爆發經濟恐慌,許多銀行倒閉。和鈴木企業有合作的台灣銀行也暫停營業,在廈門經商的江家事業受到波及,終至破產。富少爺陷入經濟危機,慶幸的是,史卡朵伸出援手,如母親般照顧他,資助他讀大學,他也很認真地研讀聖經並受洗。
工科大學畢業當天(1932年3月),江文彬應徵成為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的歌手,灌錄了專輯《時局歌曲:肉彈三勇士》,為了記念人生的新里程,他自取藝名「江文也」,日文發音是Bunya Koh,護照的名字則終身是江文彬。
1936年,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延續舊制,採「體育競技」與「藝文競技」並行,江文也以管弦樂《台灣舞曲》榮獲音樂獎牌。1938年,日本軍部重用他的漢人血統與音樂才華,派他赴北京師範學院教授音樂,並替滿洲國偽政權作曲。
日本投降後,許多住在中國的台灣人被冠上漢奸罪名,江文也被拘押十個月,幸賴台灣的舅舅匯錢解救,但仍處於失業狀態。江文也返回台北謀求出路,卻碰到二二八。大哥文鍾已然放棄淡水純德女中的教職,急於避難,江文也只得返回北京,因為已生育兩個兒子的愛人,也不准他回到東京元配的家。
 
第一部華文聖詠
雷永明神父(Gabriel Maria Allegra,1907~1976年)是義大利人,1931年到中國,1945年被任命為「駐北京領事館神師」,並在北京輔仁大學創辦「思高聖經學會」,開始翻譯聖經,這是當今華文聖經的源頭。
那個年代,天主教不能用拉丁文以外的語言誦念或詠唱經文及歌曲,但雷神父非常開明,他認為傳播教義應使用當地人熟悉的語言。故他除了翻譯聖經之外,也把拉丁文的聖詠、聖詩譯成華文,正想找人譜曲時,就有人推薦失業的江文也。雖然江文也不是天主教徒,但雷神父心胸寬闊,不侷限一定要由天主教徒來作曲,他只明白告知:「有稿酬、但不高。」
江文也告訴雷神父,他在日本念中學時,牧師贈他一本新約聖經,卷末附印《舊約中的聖詩》150首,成為他的最愛,所以他非常樂意為這150首中文聖詠譜上中國風格的曲調。
中學時代與基督教傳教士瑪麗‧史卡朵形同母子的江文也,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他開始做彌撒,去過北京最古老的「宣武門教堂」(又名南堂),那裡有康熙晚年裝置的管風琴。在他住的西城區,則有北京最絢麗的「西什庫教堂」(又名北堂)。他以虔誠的心禱告,希望能由漢人的美感出發,以東方風格的旋律和伴奏來詮釋詩詞的意境,讓音樂超越語言與國界的障礙,直滲人心。
《聖詠作曲集》由方濟堂思高聖經學會具名寫序,序文指出,戰後在台灣享有高知名度的吳經熊博士亦譯寫部分詩詞。序文並說明,上述曲譜都郵寄到比利時的天主教聯合音樂協會,並獲得認同與嘉許。日後也經由這天主教音樂的最高單位傳播,讓華文版聖詠與日文、韓文、法文、德文、英文等並列。
《聖詠作曲集》有作曲者江文也寫的自序,說明以「創作旋律」為主,也適度選用了琅琅上口的傳統華夏歌謠,做為推廣的利器。《聖詠作曲集》於1947年9月15日出版後,《第一彌撒曲》於1948年6月13日、《兒童聖詠歌集》﹙第一卷﹚於1948年7月20日、《聖詠作曲集》﹙第二卷﹚則於1948年12月30日陸續出版。
透過宣教,這些聖詠傳到了南京、上海、廈門、海南島、香港、台灣、東南亞以及所有華人世界的天主教堂。在台灣、中國不相往來的40年期間,在戒嚴及白色恐怖的年代,身陷「匪區」的人等同「匪諜」,江文也三個字也在故鄉消失了。慶幸的是,他作曲的這些聖詠被神父、修女及教徒們傳唱著,儘管一般人不注意作曲者,很多人也不知道江文也是誰,但無損其價值。多年以後,江文也姪子江明德在比利時皇家圖書館遠東部看到兩冊聖詠時,忍不住熱淚盈眶……。
1990年9月10至15日,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全球首次主辦「江文也手稿圖片展及研討會」,之後,香港天主教會對江文也聖詠的研究與推廣盡了最大的心力,台灣則較冷清,有人歸罪於白色恐怖尚未消除,也或許台灣人一向對作曲者較漠視之故吧!
江文也小檔案
江文也生於1910年,卒於1983年10月24日,童年長於日本殖民下的台灣,後舉家搬遷至廈門,及至青年居於日本統治下的北京,中年經歷國共內戰的紛亂,身陷中國終老。
才氣橫溢的他雖不時困窘於倥傯人生,仍於東京脫穎而出,締造橫跨聲樂、作曲、詩人、研究、評論的藝術成就,於1936年柏林奧林匹克拿下作曲獎牌,成為亞洲首位獲得國際榮譽的作曲家,也為台灣人拿下第一面奧林匹克獎牌。
江文也少年時期在日本受到宣教師照顧而受洗,後來更成為天主教聖詠全世界第一個華文版本的作曲家。
這樣一位橫空出世的奇才,卻因為政治因素而少為台灣人所知,時值他逝世的10月,《台灣教會公報》特刊載本文(改寫自《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邀請讀者一起認識他的傳奇人生。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