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Elder John Lai's Archives

七張教會的抱負

黃德福撰 七張教會設教35週年祝詞。七張教會是1974年黃德福牧師所開設的 。1982年1月黃牧師移民巴西辭職,由彭德修牧師繼任。1986年蕭福道牧師為第3任牧師,1989年黃德福牧師回來復任,直至2003年退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但願七張教會也如此成長發達。
七張教會於1974年8月11日在新店鎮十二張路121 號二樓誕生(如今,十二張路已改名中正路),而後雖屢次尋找新店教會做為母會支持撫養這新生兒的七張教會,不但均被捥拒且千方百計阻撓台北中會不予認可或予任何的補助。當時的七張教會如同無父無母的孤兒,在新店的荒郊野外的新興地區,為人所不屑忽視之地,苟延殘喘,他如同土生土長的土雞,自求多福。為取七張教會的招牌名稱,台北中會前來干涉,不得侵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智慧財產權命名。不得已,命名為『七張基督長老教會』。
然而,土生土長的土雞勝過於餵飼料的肉雞,雖然長得矮小,但活得健康,過得快樂,享受上帝同在的祝福。從一開始的聚會,便有21名的出席人數,且逐年順序成長。但上帝的教會早已有祂的豫定,如同創造之始,上帝的創造有大鷹鳥與小麻雀之分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兩者皆為上帝所重視。七張教會如同麻雀,聚會人數由21名至4、50名之間擺盪起伏而獲得上帝無限的祝福。於4年後的1978年7月9日,台北中會前來為本教會舉行昇格堂會的感恩禮拜而宣佈七張教會的獨立,正式成為堂會。
時間過的很快,一眨眼間,不知不覺已邁入35週年。身為七張教會的信徒,回味 過去,沐浴在上帝賜予的豊盛恩典裡,雖在崎嶇坎坷的信仰道路上走得相當辛苦,卻在心靈上除了感恩之外,更體會上帝弦外之音的美好旨意。
七張教會的興起,如同先知以賽亞所宣言的:「從前神使西布倫地和拿弗他利地 被藐視,末後卻使這沿海的路、約但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著榮耀。」(賽 九:1)加利利地本為以色列國版圖裡的疆界,後來,因被藐視而淪為外邦地。 追根究底都是因著以色列人的優越感的傲慢作祟。他們認為除了以色列人之外, 外邦人不配為上帝所拯救。這正是今日教會之前車之鑑,人人自以為除了我的教 會之外,不容許有其他的教會與他競爭並存。古往今來,許多人爭先恐後興蓋巴 別塔,但願成為世界最豪華的大教會。但巴別塔教會並非上帝所喜悅。
期盼七張教會的抱負,不以年歲為誇口。35歲雖為人之壯年,強壯有力,但隨 著年歲的增長,豈非將成為年邁體衰的老人嗎?更不以禮拜堂的豪華或以人數的 增長為誇口去追求巴別塔的驕傲。上帝期盼以色列人拓展外邦的加利利地,其 實,加利利地本為以色列國的疆土,裡面的住民本為同根生的以色列人。俗云: 「浪子回頭金不換」,尋找迷失的羊是教會最大使命。耶穌說:「一個罪人悔改, 在天上眾天使面前也是為他歡喜。」(路十五:10)這裡所說的罪人確意指迷失 的羊。教會的使命不僅尋找迷失的羊,更要拓展更大的疆土,如同耶穌所說的, 從耶路撒冷傳遍猶大地,而後至撒瑪利亞,直至地極。所以,基督徒的使命不僅 以自己得救為傲,為滿足,更要尋找迷失的羊為職責,且積極開彊闢土,開拓新 教會,使福音遍傳每一個角落,使更多人得救。
當上帝創造大老鷹與小麻雀時均賦予不同使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願七張 教會寧為小麻雀,不做大老鷹的美夢,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地札根, 充實信仰內容在每一個組織結構與團契裡發揚福音的功能,使更多信徒活在基督 生命裡與主同行。
孔夫子的生命過程不在於年歲的增長為榮,僅在於生命的變化過程為傲。基督徒 的美夢不求世界的繁榮為目的,只求與主同行為樂  

此網站由李秀卿女士撰寫程式建置並義務作維護an>。如果您對本網站有任何建議或指正之處,請 聯絡我們。謝謝!

Copyright (C) 2007 年1月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
修訂日期: 2015 年 08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