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才子楊基銓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黃守禮 《自由時報》2007年7月15日刊 作者為前中原大學、台北工專教授  

國策顧問楊基銓日前(2004年6月16日)仙逝,7月15日下午在濟南基督長老教會舉行安息聚會,由高俊明牧師證道,並由李鴻禧教授述說故人生平。  
楊基銓日、英、中文造詣深厚,中外文學、哲學、藝術等涉獵甚廣。楊先生臨沂街寓所經常有中日人士造訪,楊夫人劉秀華女士親自下廚。日本媒體如產經、朝日、 讀賣駐台支局長為常客,其中有些是北京大學出身,也派駐過北京局,原本親中的記者,耳濡目染,轉變為親台灣者。  
楊先生1918年生於台中縣清水鎮,清水公學校畢業考入台中州立台中第一中學(日本時代學制為中學5年,高等學校3年,大學3年)。他在中學4年修完考上台北高等學校。高等學校是一種自主、自治的教育階段,入高校就被視為大人,可留長頭髮、抽菸、喝酒,加上無任何學習壓迫,有充分自由時間可在圖書館借讀為數龐大的國內外文學、哲學、藝術等書。  
1937年台北高等學校畢業,考上東京帝國大學,入該校經濟學部商業科。高校畢業入帝國大學者就有考國家高等文官資格,高文考只有行政、司法、外交官三種,要做到敕任官(特任官)是必須取得的,是難關中的難關。楊先生在大學3年級時,以21歲考取高等文官行政科,該年全日本錄取200名,被稱為「台灣才子」,成為日本統治台灣以來最年輕的「有資格者」,放榜後台灣所有的報紙報導他高文及格之消息。  
大學尚未畢業就被內定派拓務省,翌年東大畢業就到拓務省報到,官等為判任官6級(薦任),同年10月被派任台灣總督府財務局稅務課事務官。1941年6月 被台灣總督府發表為台北州宜蘭郡郡守(滿23歲4個月),官等為高等官7等賜從7位(簡任),為台灣總督府史上最年輕的高等官。屬下日本人課長、警察局 長、校長、街長等年齡皆比他大得多,郡守官位並非甚大,但在管轄內權限甚大。郡守任中有位日本人警分局長對楊先生不太禮貌,他打電話給同期有資格者台灣州警務課長,隨即將那分局長調離宜蘭郡。郡守做1年2個月調回總督府任農務課副課長。受命草擬台灣農業會法令案。1年4個月後轉任台北州產業部商工課長,升高等官6等賜正7位。任內與台南望族劉瑞山先生五女、日本女子大學畢業的劉秀華結婚,伉儷情深。商工課長做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敗戰為止。結婚後十餘年,二人入信為基督教教徒。  
戰後歷經省農林廳水產科長,1951年奉命赴美國研修一年,並與美國政府參商對台灣漁業援助計畫案。後任台北市政府建設局長、經濟部常務次長、土銀、華銀 董事長等職。1988年自公職退休,創辦財團法人國際文化基金會任董事長,為提升台灣文化及國民外交盡心盡力。董事有李鴻禧教授,許世楷駐日代表,李友會 黃崑虎總會長,黃昭堂國策顧問。楊先生到晚年仍深受日本高階層社會尊敬,被認為是兩國民間外交之頂尖人物。其為台灣所付出之一切,深受後人肯定。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