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女學堂首屆畢業生莊珍珠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陳美玲撰 《婦女雜誌》449 期 2020 年 9月 p.9-19。莊珍珠的夫婿陳瓊琚(1895-1945)是大甲陳其祥長老次男,夫婦育3男1女,即陳重生、陳復生(牧師)、陳永生(牧師)、陳惠容(長老,夫鄭有田長老)。

莊珍珠(1897-1980)出生在新竹,是莊樹芬和林卻的獨生女,她是雙親捧在手心上最珍貴的明珠,深得父母疼愛。莊樹芬是漢醫,家境不錯。
天然足去讀書
古時候大家閨秀都要綁小腳,珍珠也不例外。然而,每當母親為她綁腳時,父親便加以制止,把裹腳布拆開來,因為他心疼女兒,不捨讓她經歷這種痛苦。又由於母親早逝,珍珠因而擁有一雙天然足,能自由的走動。這雙天然足讓她在就讀淡水女學校時,潛藏的運動細胞發揮出來,在打籃球的過程中享受運動的樂趣。
思想開明的父親知道教育的重要,安排珍珠去私塾讀書。日治初期,全台各地仍然有許多私塾,學生清一色是男孩。那時候,珍珠才七歲,私塾裡都是十歲左右的孩子,她年紀最小又是女孩,對於這種學習環境難免有點卻步。於是,她就偷偷把父親的鴉片煙拿給好朋友的父母,換取好朋友陪她去上學,兩個小女孩作伴讀書,跟男孩一樣受教育。
淡水女學堂首屆畢業生
1907年10月重整過的淡水女學堂開始招生,珍珠的父親決定送她去就讀。原本由馬偕牧師設立的女學堂是一所混齡學校,來念書的學生老老少少都有,包括未婚的小姑娘、帶著幼兒的傳道師娘,或是喪偶的寡婦,再加上沒有專責女子教育的女宣教師,以致於成效受限制。馬偕過世之後,女學堂停辦一段時間。後來,北部中會針對女學堂的硬體環境做改善,增建圍牆;在學制方面,改為六年制女學校,招收12歲以上的女孩;課程主要有漢文、日文、聖經和音樂。再加上加拿大長老教會派出第一批女宣教師金仁理和高哈拿來台,氣象一新,開校後吸引24位少女來就讀,珍珠是其中之一。
不過,入學時學生雖多,第一屆最後只有四位畢業生,要堅持到底相當不容易。在1912年時,珍珠和其他三位畢業生以及校長金姑娘以及老師的珍貴合照,紀錄了淡水女學堂結下的第一批成果。珍珠畢業後留在淡水,協助女學校的教學工作,同時教導宣教師台語。
來到淡水讓珍珠有機會認識耶穌基督,她和父親成為上帝家中的成員。父親信主後,戒掉了抽鴉片的習慣。
才女才子結連理
在雙方家長的安排之下,珍珠在24歲時與陳瓊琚(1895-1945)結婚。瓊琚是大甲人,曾經在台南太平境教會牧會的陳瓊瑤牧師是他的長兄。瓊琚在1917年時經由北部教士會的推薦,遠渡日本京都,就讀於著名的同志社大學,是一位青年才俊。1921年他回到台灣完成婚姻大事之後,帶著新婚妻子再到京都繼續學業。1927年瓊琚拿到文學士和神學士雙學位,學成歸台,以亮眼的學歷進入淡江中學教授英文。他有教師資格,但終究沒有按立為牧師,可是他的學生中,有許多位獻身作上帝的聖工,例如:吳永華牧師、黃六點牧師。
珍珠婚後生下三子一女,小女兒惠容出生時,她已經39歲。她的生活以家庭為重心,栽培兒女,讓丈夫專心工作。但是,對於教會服事和女宣事工,珍珠都非常看重和投入。她在女學校學會彈琴,在教會擔任琴手成為她一生中最看重的服事。在淡水教會聚會時,她便是司琴。在那個時代,能彈琴的人寥寥無幾,她把上帝賜下的才能,獻上做主器皿,為主使用。
1940年之後,她們全家從淡水搬到艋舺,瓊琚到開南商業學校(今開南商工)任教。珍珠在艋舺教會司琴,數十年如一日,一直到過世前都盡忠服事。她喜愛彈琴,長年在主日禮拜中司琴。她把整本聖詩彈到倒背如流,不須看譜也能正確流暢地彈出旋律。主日禮拜時她一邊彈琴一邊看看哪位會友沒有來,之後和牧師一起去做關懷和探訪。這麼忠誠熱心的信徒,實在是牧師的最好幫手。
珍珠也參與在北部女宣道會,她曾經擔任書記,和會長柯偕以利與部員一起推動女宣事工。北部女宣道會曾經差派宣道婦到各地教會教導白話字,宣揚福音,是婦女推動福音工作的重要機構。後來南北女宣道會合一之後,珍珠一樣地投入女宣事工,和陳蕭美珠部長一起推動中會的婦女工作,擔任副部長。
有主同行不驚惶
因為家族性的遺傳,陳瓊琚在51歲正值壯年時因腦充血過世,珍珠才49歲便成為寡婦,還算年輕哪!那是1945年初的事,二戰戰火愈發激烈的日子。她的兒子都受到徵召入伍作戰,小女兒才十歲而已。惠容長老回憶這段日子,在疏開的時候,母親堅持把她帶在身邊,不肯讓她去上學。對突然喪夫的珍珠來說,無論如何也要保護好身邊唯一的女兒,心裡才能踏實。
戰爭結束之後,一家人平安存活過來。然而,長子重生在1967年同樣因為腦充血過世,這對珍珠無疑是個打擊。萬萬沒想到兩年後,珍珠再次嘗到喪子的苦楚。
陳復生牧師(1927-1969)是珍珠的次子,在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取得神學碩士學位後,回到台灣神學院擔任舊約學老師。1960年起,他受差派為海外宣教師,先後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服事了七年。為了神學教育工作的需要,他負笈前往英國愛丁堡New College攻讀神學博士,就在論文寫完,準備口試的前兩週,家族性疾病沒有
放過他,腦充血奪走他的生命。這位受過完整神學訓練的壯年牧者,原本要為主發光,卻因病隕歿,上帝的旨意人實在不能完全理解。
珍珠最喜愛的聖詩是〈耶穌寶貴的名〉,她接連失去丈夫和兩個兒子,難以用言語形容椎心之痛,多少能夠從這首詩歌中得到撫慰。如歌詞所言,「你若及我同行,無論憂悶痛疼,攏未互我驚惶,我主耶穌。」信仰是珍珠走過這些生離死別的依靠和力量,主耶穌與她同行,消除她心中的驚惶和失落。
雖然失去兩個兒子,珍珠還有在美國牧會的三子永生牧師(1929-2016),和陪伴她後半生的女兒惠容。惠容長老學習護理,年輕時曾經在孫理蓮牧師娘開設的安樂之家服務,照顧漢生病患所生的嬰兒。惠容長老婚後選擇在家相夫教子,對於教會的服事也是盡力參與,忠於所託。
珍珠不曾擔任長執,仍盡心盡意服事上帝,她服事主的身影,成為兒女的模範。她多次遭逢失去至親骨肉的悲苦,而能體會有主同行的平安。她的一生看似平凡,卻能留下樸素美好的信仰傳承。
後記:感謝陳惠容長老接受筆者採訪,提供莊珍珠的生平故事。
《參考資料》黃六點編。《北部教會大觀,1872-1972》。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