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加運動

 原載於《方向》第一期1987年12月 P.13-14

鄭仰恩


時代背景
1950年代是世界史上一段「自求多福」的時期,整個國際局勢瀰漫著動盪的氣氛和冷凝的不安感。歐美國家忙著從事戰後重建的工作,共產國家汲汲於世界各地推展其影響力,第三世界國家則在民族自決的口號下繼續為爭取獨立自主的權利而奮鬥。在各種政治理念及民族意識高張抬頭的同時,根結久遠的各種意識型態也以新的面貌形成對峙的局面。面對這種種威脅人類整體安危、涉及民族自主命運、關乎人性基本尊嚴的國際情勢,普世教會開始深切體認到它的信仰見證與世界的生活情境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動機及緣起

1954年8月於美國伊凡斯頓 (Evanceton )舉開的普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第二屆總會,就以「基督是世界的盼望」為題,要求各會員教會在會前針對其本地的宣教實況做深入的研究。當時台南神學院院長黃彰輝牧師受邀在該會中就此主題作專題演講,因而於該年爭假台南神學院召開研討會。會中由當時南部大會總幹事黃武東牧師以「台灣之宣教」(Ecumenical Studies, “Evangelism in Formosa”) 為題提出研究報告,指出台灣324市鄉鎮中尚有161鄉鎮未設教會,信徒數亦僅佔全人口之0.72%,就九十年來的宣教成效而言,實有深加反省檢討之必要。適其時高雄中會提出「全台歸主」的傳道方案,遂匯成倍加運動的動機和先聲。

同年第十三屆南部大會時,黃總幹事將上述報告書整編成「設教百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案提出討論,建議全教會應把握時機,傾盡全力傳道設教,以期教會、信徒數之倍加,作為十年後設教百週年紀念大典的奉獻禮物。大會一致通過此決議案,議定十年間以壹仟萬元為奉獻目標,作為此運動之經費,並以 "P.K.U"(Poe Ka Un-tong)為該運動之簡稱。 

全面動員

幾年之內,在南部大會的全力推動下,無論是教會或信徒數均有顯著的增長。1959年2月第六屆總會更正式議決設置「PKU委員會」,隸屬總會傳道處,並定名為「福音來台百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至此倍加運動乃成為全總會性之運動。次年起在審慎研究後提出運動推行大綱,分四個層次著手:

  1. 信徒:實行獻心、獻金、獻工的三獻運動。

  2. 教會長執會:強化聚會內容;選擇適當地點舉行週間聚會,進而分設教會。

  3. 中會傳道部:以各種方式宣傳並說明本運動,以喚起眾信徒之關心;籌募經費並做整體規劃及運用;協助教會從事開拓佈道、教育、訓練等實際工作。

  4. 總會:與國內外友好教會保持聯繫,並爭取精神上及經費上的支援;編製各種文字傳道資料及視聽劇畫器材;收集各種中會事工報告,做成統計資料;提供各中會一切必要支援。

此外,為了因應宣教事工之推展,以及配合增設教會之需要,北南二大會分別設立台北聖經書院(1952年)及聖經學院(1955年),培育教會倍加所需之傳道人。二者後來合併為現今之新竹聖經學院,改以平信徒訓練工作為主。 

運動成果

經過教會上下通力之合作,於1964年底達到預定倍加之目標,平地教會數由233間增為466間,信徒則由59,471人增為102,943人,若再加上山地信徒則增至179,916人,超出倍加之目標甚多。在經費方面,十年間光購買土地及建築禮拜堂之經費就將近二千萬元,為原預算奉獻額的兩倍。又1961年全年PKU支出總費用為六百四十萬元,為原預定數額(每年一百萬元)的六倍半。這些數據足以顯示全台長老教會在自養、自傳、自治的努力上所具有的深厚潛力。為將這美好的成果獻給上帝,並慶祝福音來台一世紀的禧年,於1965年6月分別於台南長榮中學、花蓮光復教會、花蓮港教會,及台北中華體育館舉行紀念感恩禮拜,將一切榮耀歸給上帝。

 

評價與再思

縱觀整個運動,可謂是台海基督長老教會邁入宣教第二世紀前的一個好兆頭。但在整個成功的數據表相下,實隱藏著許多宣教上及神學上的問題。以下試提出幾點評價,一方面重新評估這個運動的得失,一方面做為今日思考宣教問題的參考:

  1. 整個運動以信徒及教會數的倍加為主要目標,本意雖好,但卻逐漸走向「重且不重質」的危機。在信徒方面,只重視表
    面的人數增加,卻忽略了信仰造就的紮根工作,無法幫助信徒建立正確的信仰瞭解及真實的信仰態度,以致於在其後的
    數年間由於工業化、都市化所帶來的急速社會變遷而造成信徒大量流失的情形。自1964年到1972年的八年間,信徒數由179,916人降為154.680人;分析起來,重量不重質的宣教傾向,應是主要的肇因。在教會方面,雖然在數量上達到預期的目標,原本沒有教會的鄉鎮也有了教會,但一方面傳道人過少,不足以應付激增的教會數量,另一方面教會激增所帶來的龐大開支,卻因新進信徒在奉獻及服侍的參與上訓練不足而大多著落在原本的老信徒身上。在十年中大量投入人力、物力之後,又要面對更多的人力及財力需求,造成心態上及精神上的疲憊不堪,以及財力上的加倍重担,以致於原本的熱誠及參與度大大降低。這種「只求設教,不求發展」的作法,加上社會變遷的巨大衝擊,乃造成今日許多農村或偏遠教會積弱不振的結果。宣教工作應重質或重量,是值得重新思考的問題。

  2. 此次運動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全體信徒雖表現了高度的宣教熱誠及強烈的福音使命感,但卻未能藉此運動重新思考「宣教」的真正意義。從整個運動的口號、標誌、歌曲及宗旨來看,它的宣教型態及對福音的瞭解仍然停留在個人靈魂得救、重來世輕現世、求平安避苦難的層次上,它的教會觀則著重在教堂建築物的增建、主日禮拜的出席、會友人數的增加等。因而,信徒們雖然在聚會、讀經、靈修、奉獻等信仰層面上有所造就,但卻無法將信仰帶到家庭、工作、社會等生活層面當中。這種信仰個人化、福音屬靈化、教會本位化的宣教型態,是造成日後信徒無法面對現代社會生活的挑戰,以致愈發極端地追求靈恩運動或禱告山運動的根本原因。此外,長老教會在進入第二世紀後所推動的一連串宣教運動之所以無法達到預期的成果,除了宣傳不足、準備不夠、推行不力等原因之外,最根本的癥結是在於宣教的觀念無法突破。以這種狹隘的福音觀及封閉的教會觀,自然無法在現今複雜多變的社會中達成宣教的使命。因此,如何重新建構我教會的宣教神學,是另一個重要課題。

  3. 倍加運動雖然未能重新反省並釐清信仰及福音的本質,但它卻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帶來了一個新的宣教態度一一對鄉土的關懷與認同。早從運動一開始,為使福音能更有效地傳到全台海,長老教會就被驅使必須更清楚、更深入地去重新認識台灣這塊島嶼及居住其上的所有人民。早自黃武東牧師的報告書,後來數次舉行的PKU研討會,以至黃彰輝牧師於1963年在東亞教會協會(E.A.C.C)所發表的「共同進入第二世紀」等文章,都顯示出此一階段的台滿教會已深深體認到,若要達成台灣的宣教使命,非電視台灣的宣教場合不可。這種著重本地場合的態度,結合了一百多年來與台灣人民命運休戚與共的歷史經驗,加上十年間上山下鄉的實際參與,使得台��基督長老教會確認福音若不能落實在對鄉土及人民的關懷及認同上,則宣教工作將無法生根、茁長。這種新的宣教��度,可以從日後長老教會所發表的三次宣言及信仰告白看出其一頁精神所在。這種���的宣教立場雖在教會內外引起不少的疑慮,但卻是出於信仰精神的真買見證,可以說為台灣的宣教工作開啟了一個新的局面。

結語

綜觀言之,倍加運動是第一個本土他的宣教運動,也是台海基督長老教會重新反省其宣教角色及使命的基點。從它所開展並衍生的兩種宣教態度一一教會增長及社會關懷一一是現今長老教會的兩大主流。如何在現今的場合中重新思考宣教的內涵及使命,是今後更為重要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