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領一‧新倍加:談長老教會百週年紀念倍加運動的精神

蔡三雄撰 《女宣雜誌》 390期 2010年11 月 p.4-5

為迎接長老教會設教150週年(1865~2015),總會正推行「一領一‧新倍加」運動,期盼點燃宣教的熱情和擴大教會的領域。


1964年倍加運動的成功,有其時代環境的背景、宣教的潮流、總會和山地宣道的成立、神學院的重新開辦、教會公報再度發刊……等等因素。這是一項由下而上,全面性的宣教運動。首先1954年5月17日許有才牧師於高雄中會傳道委員會提出「積極建設教會於未有教會的鄉鎮」。同年6月10日於高中議會提出「中會應集中力量 往未有教會的鄉鎮開設教會」。同年7月7日黃武東牧師於南部大會提出「設教壹佰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最後1959年2月17日在淡江中學召開第六屆總會,正式通過「設置P.K.U.委員會」,並定名為「福音來臺百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隔年1960年2月在長榮中學召開總會,通過P.K.U.方案,包括趣意書、推行大綱、名稱、口號、標語、宗旨和組織。

就倍加運動的精神而言,首先由時代的精神點燃,以紀念的精神將宣教運動運用在有意義的時間裡,加上多位優秀的牧長們以具體的精神領導教會和眾信徒,以腳踏實地的實踐精神前進,以屬靈爭戰的精神,讓全體信徒同心合意完成大使命。事隔四十多年,時空背景、社會政治、人文環境已大不相同,但其精神值得探討和學習。

一、時代的精神

先知往往走在時代的前端,常常不為人們所理解和 同情,但先知卻指點了時代的精神(The spirit of age),給予人們指標。倍加 運動有其時代精神,因它的時機那麼的適宜。早在1949年,賴炳烔牧師率先提出「一村一教會運動」,但時機尚未成熟,難以實踐。事隔5年之後,原住民教會復興,需要大量的傳道人,先後有數十位牧師進入山區傳道。戰後從中國被驅逐的三、四百位外國宣教師先後來到台灣宣教。當時有161個鄉鎮沒有教會,約76%的人口住在農村,在鄉村和山地設立教會已刻不容緩,因此設立教會的倍加運動受到教會的注目,也成為眾信徒樂意參與的運動。

二、紀念的精神

紀念的精神在教會倍加的宣教運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原動力,有其信仰和神學的意義。從紀念的現象來看,有三方面的因素:把握時機、前途光明,和感恩奉獻。

把握時機:有誰能夠在一生中度過兩個「百週年」呢?所以1965年的設教百週年,成為信徒心目中,人生唯一且非常重要的機會。為了使這機會變得更加有意義,就要全力以赴地參與倍加運動。我曾於1984年在蘭大衛紀念教會牧會,和彰化基督教醫院共 同發起「蘭醫生媽百歲誕辰紀念宣教活動」。筆者也於2001年參與「馬偕博士逝世百週年紀念活動」,眾教會信徒都熱 烈地參與。

前途光明:在宣教倍加運動中,福音來台百週年紀念,有著盼望、前途光明的願景,這是推動宣教運動的原動力之一。

感恩奉獻:因著過去信仰的體會,懷著感恩的態度,參與獻心、獻金、獻工。1952年南部大會中決定,眾教會於設教紀念日的奉獻須用做山地宣教。在感恩紀念的時刻, 同時奉獻做宣教的事工,這成為宣教運動的原動力之一。

三、具體的精神

將宣教的觀念融入於當時環境中,具體產生行動。 倍加運動是具體可行的。從具體的目標來看,1954年高中通過,集中力量往未有教會的鄉鎮開設教會,其辦法提到,預定一年開設六間教會。論百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時間是「百週年」,空間是教會「倍加」,這兩個數字很清楚且具體,再沒有比這兩個字眼更吸引人了。

當時有許多清楚具體的口號、標語和歌曲,如賴炳烔牧師的〈介紹P.K.U.的工作歌〉、紀溫柔牧師的 〈P.K.U.奮進歌〉、黃武東牧師的 〈六工運動歌〉。當時具體的百週年紀念叢書,由翁修恭牧師編輯,出版了三十多種屬靈書籍。這些都展現出美好的成果。

四、實踐的精神

有了具體的精神後必須付諸實踐,才能完成教會的倍加運動。倍加運動的趣意書是一篇信心的書信,其中提到:「若裹足不前,未免太缺乏信心……信如芥菜種,應確信必成。」當時甚至有著借錢來設教會的信心。1961年P.K.U. 的研究會,大家同意將設教會目標提高到一千間,信徒數25萬人。

五、爭戰的精神

聖經中常以戰爭的比喻來提醒信徒,勇敢向前為主做見證。在倍加運動的趣意書中,充滿著作戰的氣氛。文中提到:……乃屬靈之聖戰,是義與不義之戰,光與惡魔之戰……等。當時公報中提到: 「南中開炮了,傳道部長廖三炮,開三門大炮,向大林、關廟和太子廟進攻了。」倍加運動的號令已出,只許成功,不准失敗。這些用語大有侵略性,這種精神對倍加運動的初期有很大的影響。

四十多年前的倍加運動,有這五方面的精神來促成教會的倍加。但教會是從世界被召出來,又被置於世界之中,並且被差遣進入世界,因此教會不再只為信徒得救上天堂的地方。如同潘霍華(Bonhoeffer)說:「教會的本質不是只為自己的存在,而是為他人的存在,如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為世界而存在一般。」因此「一領一‧新倍加」運動的宣教,應比倍加運動更勝一籌,更應有普世性、服務、在世界作光作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