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遲來的一封信 | |
|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諸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
||
|
|
李宏恩撰 見於網站Struggle•Beyond 2008年12月4日按:杜詩統屬台北李春生紀念基督長老教會,1977年6月任執事,1981年7月任長老。妻莊柑治,子有杜書健、杜書儒、杜書仲。杜詩統教授(Shih-Tong Tu)學歷: 日本北海道大學數學博士 專長: 分數微積分,微分方程,算子法,無窮和中原理工學院創立於民國44年,而杜老師於隔年(1956年)進入中原服務,是位相當資深的老師。杜老師於民國51年應謝明山院長之邀籌備開辦數學系,歷任數學系 系主任(52/02/01-70/07/31)、研究發展室主任(70/08/01-71/05/16),以及理學院院長(82/08/01- 84/07/31)等重要職務。杜老師於民國84年8月1日起退休,並獲頒「榮譽退休教授」殊榮。
杜老師平安:感謝上帝,在李春生教會服事的這段時間,能與您成為同工的伙伴,並在彼此的分享與代禱裡,感受到您對後輩的提攜與照顧。還記得,當我以神學生的身份剛踏進李春生教會時,您大學教授與資深長老的光環,著實讓我擔憂了好一陣子;不是怕被您唸,而是顧慮自己在神學領域上的所學,是否真能提供實質的幫助。尤其第一次帶領查經班時,我非常不自在,害怕自己的準備不夠充分,擔心口語的表達不夠清楚。幸好,您主動的提問、幽默的言談,化解了我心裡的壓力,也讓我重新調整自己的服事心態,站穩未來的服事位置。我想,這是您相當特別的氣質,不擺架子不裝酷,乃以親切的態度真實溫暖了晚輩緊張、 煩躁的心情。之後,我們有過多次美好的分享,談及家庭、工作與環境上的種種掙扎,還有對於信仰服事的想法與未來教會的方向。當然,言詞的交鋒也屢見不鮮,諸如您不喜歡歷史,認為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若依循數學的邏輯,根本不值得一提,我卻強調歷史是自我意識的本源, 不懂歷史必然不會感恩,甚至無法反省。為此,您堅持排除歷史,我則頑固地抵抗著。面對如此迥異的立場,我們常有激烈的討論,然而因著信仰的緣故,卻也從中學會了欣賞彼此的差異。謝謝您,杜老師,在您身上我看到了一位信仰前輩的謙卑,亦看到了一位天路客不懈的堅持。雖然心中百般不捨—畢竟說好,我們南非回來後還要繼續先前的辯論,但我還是相信,上帝如此安詳地帶您走,必然有祂美好的旨意。如同啟示錄所言:祂將擦乾您一 切的眼淚,從此不再有死亡,不再有悲哀、哭嚎、疼痛臨到,因為以前的事都已過去,祂也必親自與您同在,紀念您所擺上的服事。
末肢 宏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