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家貧.善待窮人---林國彥長老

 

 首頁/  English / Japanese Entries/ 本土信徒 / 史話 / 家論述 / 宣教師 / 外國神父修女 / 原住民 日人列傳 / 賴永祥著作 馬偕周邊 / PCT/  劉家雜錄

整理/ 鄭仰生 《如鷹展翅—台北東門基督長老教會六十週年回顧》2007年 6月

※淡泊金錢
東門教會開創期長老之一林國彥長老,是一位婦產科醫師,夫人林蘇珊珊女士曾擔任東門教會執事,兩人膝下共有子女七人,分別為林敬平、林敬民、林秋娟、林敬忠、林秋美、林敬義、林秋育,都在東門教會成長。
林國彥長老原住臺南,後來搬來臺北,經過一段時間,又搬到廈門和上海開設林醫院,當國民黨撤退到台灣之前不久,林家也離開上海回到台灣,林家只有兩個孩子在臺灣出生,剩下幾個小孩都是在廈門出生的。林國彥長老年輕時家貧但努力向學,從小就學到讀醫學院的費用都靠親戚資助,所以很瞭解窮人的痛苦。他曾在廈門鼓浪嶼開設林醫院行醫,有外科、內科、婦產科,鼓浪嶼靠海,常有討海人拿魚來求診,林長老便對他們說,身體若不舒服儘管來看病,不用拿魚過來,因為魚是重要的求生物資。林國彥長老認為,人在世時所擁有的錢財是上帝所賞賜,暫時由我們代為管理而已,不能自以為是我們能幹賺來的,而據為己有,應該多關心窮人的需要,慷慨解囊救濟窮人。根據其女林秋娟長老的回憶,林長老娘常納悶,明明患者很多,可是金庫卻沒什麼錢,這是因為林長老遇到窮苦的病人時,反而還會掏錢給他。林國彥長老從小教導孩子,要幫助困苦的人。他也時常說聖經的故事給孩子們聽,每當沒患者時,他就把小孩叫過來,從舊約聖經開始說,孩子們都非常喜歡舊約聖經的故事,每個故事都相當有趣又感人,秋娟長老的弟弟就曾向她表示,長大後要當參孫。
信仰的傳承在林家子孫也身上看得到,秋娟長老之子目前在美國牧會,也會把準備買食物的錢,送給教會內經濟困苦的單親媽媽,秋娟長老表示,這是傳承自林國彥長老的精神。
林長老的兩個兒子戰時(二次世界大戰)被抓去日本的工廠工作,因戰爭無法返回。為了去日本與兒子相聚,林長老一家搬去上海,因為上海往來日本的船隻較頻繁。當時上海治安極差,林家孩子們都不敢出門,整天都留在醫院大圍牆內的院子裡玩,因為綁票案極多,常看到被綁票的小孩被丟在醫院的門口讓野狗咬。所以,在上海時,比較沒有機會上教會。林家孩子上海話可以聽懂一些,但在家則是說臺語。戰爭結束,林國彥長老決定回臺灣,便叫兩個兒子搭船來上海會合,全家一起返臺。當時上海搶劫很多,用卡車載運醫療器材回臺灣時,還需要憲兵押車。
據其女林秋娟姊妹表示,他們剛從中國回來時,常被認為是外省人而遭毆打,便問母親自己是哪邊人,為什麼每次說廈門出生的就會被打,母親便告訴她以後要自稱是臺灣人。
※ 從廈門返回臺灣
1946年,林家全家自上海返回台灣後,便住在東門教會後面,發現附近有個教會,就來教會做禮拜了。當時東門教會是日式的建築物,教堂出入口在臨沂街,由葉金木牧師牧會。林家的孩子多在廈門出生、長大,所以,剛開始到教會做禮拜時,孩子們覺得很有趣,因為都是用臺語在講道。剛開始他們聽不懂,不過,林長老夫婦要求孩子們要乖乖聽牧師講道。林長老的長子當時已經十六歲,他還記得頭一次聖誕節時,葉金木牧師抓他出來背聖經,這是因為當時的會友用了很多時間來背聖經。據秋娟姐表示,其印象最深的是惠卿的公公楊榮助,當時他們一起演出聖誕節話劇,楊榮助扮演強盜,他人高馬大,一把就抓起秋娟姐的妹妹,她妹妹跪在地上大呼:「大人饒命……。」
林國彥長老畢生善待牧師,返台北初期,林家剛好在火車站公園前,整年都有南部來北洽公的牧師住林家或來訪餐敘,令他們印象深刻。林國彥長老對東門教會事工投入甚多,她還記得,早期的林朝棨長老、朱江懷長老、林振南長老聚集在林家討論教會事工,以及如何照顧牧師家庭的往事。
林國彥長老於1960年前往日本完成博士學位,畢業後自願到群馬縣偏遠鄉下一個無醫生的村落服務(無醫村),只有村長提供吃住並無其他酬勞,自己過著非常簡單的生活,年近77歲,因中風臥床才送返台灣療養,直到1980年蒙主恩召,享年?歲。
後記:
林國彥長老之女林秋娟長老高中畢業後,就離開臺北去了臺中。其夫婿陳寬墀兄從慕道友時代就與林家一起進出東門教會,他來自拜佛的家庭,但後來決志受洗成為第一代基督徒。秋娟長老表示:「東門教會對我們家而言,給我們信仰上的造就很大,我很感謝東門教會。」
資料來源︰2005年2月23日舉行之教會耆老座談會(座談記錄由邱凱莉、曾韋禎、林淑芬整理)、林秋娟長老個別訪談。

 首頁Home/ 本土信徒總檔 / 教會史話總 / 宣教師人物總檔 / 外國神父修女列傳 / 日人列傳總檔 / 原住民信徒 /  諸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