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Ohai Paney撰 「偕萬來」《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噶瑪蘭族 ;圖 取自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s Page 題「噶瑪蘭族之父偕萬來。」
按: 偕萬來的曾祖父名偕武台,曾祖母名潘虎豹,而祖父名偕九脈(據日據時期戶籍騰本,他生於弘化元年,就是1844年)。偕九脈擔任過貓里霧罕社的頭目。父親偕八寶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花蓮港教會首任傳教師。請參見《教會史話》664 談八寶良和偕八寶。
偕萬來(1932~2008),1932年出生於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一個屬於臺灣北部教會的基督長老教會家庭。偕萬來的父親偕八寶,在1881年出生於宜蘭的噶瑪蘭聚落─麻里目罕社,「八寶」是一個翻譯成漢文字的名字,噶瑪蘭音是pa pu,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噶瑪蘭傳統名字,偕八寶的父親偕九脈,原是麻里目罕社的頭目,生於1844年,他所統治的噶瑪蘭部落,在今日的宜蘭縣壯圍鄉的東港村一帶,是一個靠海的聚落,同時也是宜蘭地區第一個接受基督長老教的噶瑪蘭聚落。偕萬來是宜蘭貓里霧罕社(今壯圍鄉東港村)頭目偕九脈的嫡孫,其父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花蓮港教會首任傳教師偕八寶。幼年喪母,由長兄偕連成、四姊偕玉女扶養長大。國小畢業後,隨伯父遷至壽豐鄉豐裡村居住,1946年考進鳳林初級中學,因家境清貧,曾40多天連一粒米都沒吃到,天天吃地瓜,無力繳交學費,致無法完成鳳林初中學業。17歲他到豐濱派出所擔任工友,開始學習漢文,1949年到新社村與親屬蔡阿生耕農,歷經僱員、村幹事、課員,尋根的生涯,讓他成為噶瑪蘭族的傳奇人物。
偕萬來畢生最大的心願是發揚噶瑪蘭文化,為噶瑪蘭正名。在生時,用15年的時間推動噶瑪蘭族的復名。1987年,偕萬來尋找偕姓親族以及「豐濱之夜」的kisaiz表演,使噶瑪蘭族的復名運動及文化復振現象隱然紮根。族人的正名訴求除了透過各類正式及非正式的陳情抗議,也常附隨該族的傳統文化表演活動而呈現,藉由噶瑪蘭族特有的樂舞祭儀、生活技藝、飲食習慣等顯性文化的亮相,加深一般大眾對噶瑪蘭族為一仍保有獨特傳統文化之族群的印象。1994年4月中旬,臺灣原住民文化會議在屏東山地文化園區(現為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召開時,有一位噶瑪蘭族的老人,曾在暗地裡四方奔走,企圖讓與會的總統宣布「噶瑪蘭族為臺灣第十一族原住民」,並在會中呼籲文化研究學者全力搶救噶瑪蘭族的語言與文化,這些雖然都是偕萬來一廂情願的熱衷,卻也是他行之有年的行動-對母族文化復興的一股情懷。之後,偕萬來帶領噶瑪蘭族親,前往立法院請願,訴請將噶瑪蘭族列為原住民族第十一族,終在2002年12月25日由行政院正式宣布噶瑪蘭族為臺灣原住民第十一族,偕萬來也因此被尊稱為「噶瑪蘭族之父」。2008年辭世,享年77歲。
參考文獻
一:木枝‧籠爻,1999,《噶瑪蘭族:永不磨滅的尊嚴與記憶》。臺北:原民文化。
二:張岳,1998,《噶瑪蘭族的特殊祭儀與生活》。臺北:常民文化。
三:劉文桂,2002,《偕萬來生命史與Kavalan文化復振》,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