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牧師娘蒙主恩召的消息,心忽然像被什麼擊中了一樣。眼淚,一下子就止不住地湧了出來。
許多畫面,一瞬之間湧上心頭。您的聲音,您的眼神,您的紅色衣飾,您握著我們手一起禱告的那一刻……那樣真實,那樣溫暖,彷彿昨天才發生。謝謝您,這些年來對我們家的愛與扶持。那份愛,沒有聲張,卻沉甸甸地留在我們生命的深處,像一盞燈,照亮過我們最黑暗的時刻。
還記得那一年,奇恩確診罹癌。那時,他還只是個孩子,正要進行第二次手術。我們都怕,但他最怕。那是一段沉重得無法呼吸的日子。而就在那樣的時候,是您和牧師,一次次來到我們身邊。沒有華麗的話語,卻總有剛剛好的安慰;沒有聲嘶力竭的呼喊,卻總帶來剛剛好的平安。
手術前的那週一,我告訴奇恩:「我們住院前一晚去找羅牧師,好不好?請他為我們禱告。」但還沒來得及聯絡,牧師就主動打電話來。他說:「我們晚上去你們家禱告,好嗎?」那一刻,我真的覺得,是主親自安排的默契。那晚,我們圍坐在家裡,唱詩、讀經、禱告。您送給小Bi兩首詩歌,一首來自以賽亞書:「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另一首是〈我有平安如江河〉。您輕聲教他唱,說:「進開刀房的時候,就唱這首歌,好嗎?」您的眼神很堅定,卻也有柔軟的光。
您用自己兩度抗癌的經歷鼓勵小Bi,分享您的抗癌筆記,也教他一起宣告那句經文:
「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
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
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
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 41:10
那天晚上睡前,奇恩告訴我:「牧師娘說的那些話,讓我心裡很平安。」
那句話,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清楚。那種平安,不是安慰人用的詞,而是一種來自天上的平靜與力量,是您的生命帶給我們的恩典。
今天早上,我參加了您的臨終移靈禮拜。
從醫院送往殯儀館的那段路,我感覺自己彷彿走在一條流淚的時光隧道裡。
見到您的孩子們~~聖泰、雅玲、佩君和Samantha,我們相擁而泣,一起想起許多關於您的記憶——那些溫柔的、頑皮的、堅強的、無私的您。
您曾兩度與癌症對抗,卻從不曾離開服事的崗位。
您喜歡穿紅色的衣服,總是笑著說:「穿紅色氣色比較好!」
您在我指揮聖歌隊時,認真練唱的神情與優美的歌聲,常令我感動。對指揮而言,有您一起服事主,是多麼美好。您主日司琴、帶松年詩班、為弟兄姊妹禱告、聖誕節的節目表演,那些看似日常的身影,如今在回憶裡,光亮得叫人想哭。
您對牧師的照顧,是無聲卻全心的守護。您的細膩與貼心,我常常自嘆弗如。
您活潑,牧師穩重,但你們一起服事、一起關心人,總是讓人感覺安心又踏實。您不只照顧您的家人,也照顧我們——這些在教會裡、在信仰路上常常跌跌撞撞的人。
您每次去馬來西亞看佩君,總是把家裡鑰匙交給我,要我幫您澆花、收信。那份信任,沒有說出口,卻比什麼都珍貴。佩君說:「媽媽對妳的信任,就像對自己家人一樣。」是啊,妳從沒把我們當外人,就像家人一樣。
而牧師,對我的影響,也是深深刻進我人生的軌跡中。那時候我忙孩子、忙家裡,幾乎忘了自己曾經喜歡什麼。有一天,牧師對我說:「妳如果喜歡寫作,每天寫一點,訓練文筆,也整理自己的心。」那句話,像一道光劃開我長久的雲層。他說:「喜歡寫,就訓練文筆;要有文筆,就要有見解;有見解,就要觀察、要思考。」就是這麼簡單幾句話,卻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向。我開始寫短文,開始寫下心中的禱告、感動、見證、生活點滴……從此之後,我不只是活著,也開始更深地「看見」,更真誠地「說話」。這份生命裡的提醒,我會一直記得。
羅牧師與羅牧師娘,您們不只是牧者,不只是長輩,是我們在靈魂深處無法忘記的——家人,與恩人。在我們最脆弱、最迷失的時候,您們帶我們回到主面前。在我們最日常、最疲憊的時候,您們陪我們學會好好地活。
如今,師母已在主懷中安息。她的身體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她留下的——是滿滿的愛,是一首詩、一段經文,是一件紅色衣服的微笑,是我們心中永不熄滅的那一句歌聲:
「我有平安,如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