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Elder John Lai's Archives

新竹禮拜堂的建築

余耀文撰 「西門禮拜堂的建築紀發」《竹塹文獻雜誌》19期 2001年4月。文又見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竹教會設教120週年記念特刊》 2000年6月30日 P.54-57,但插圖略不同,題用「哥德建築 塹城地標」。


「教會」原文之意是「受召出來之一群人」,一群獻心給上帝而聚集的團體。教會建築在初代信徒時期,因為遭受羅馬政府逼迫打壓,一直以隱密性之家庭聚會存在,並無正式建築形式出現:在奧古斯督改變政策,正式將基督教納為國教之後,教會才開始使用公會堂,甚至異教的神殿廟宇,作為聚會禮拜之用,一直到哥德時期,基督教會才形成獨樹一幟之建築形式。

本土化的努力

早期台灣基督教建築,均致力朝向認同本土化而努力。正如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之精神,才能將福音向異文化領域傳播,新竹教會第三時期的西門禮拜堂,正是以哥德式建築為藍圖,中西共構之教堂。其主要特色有:

1.樓塔肋柱拱頂,扶壁墩柱使垂直立面明顯。

2.檐壁以鋸齒挑磚排列,磚砌錯落整齊。

3.尖拱長窗予人漸形高起,有向上爬升之意境。

4.磚造拱券堆砌之美,帶有歐洲建築風貌。

因此教堂整體格調尤為美術及建築界所讚譽。

西門禮拜堂原為紅板瓦斜屋頂,底層鋪設油毛氈防水層,磚牆間有銅板天溝排水,後來數度整修更換紅色鐵皮。鐘樓為加強水泥造,礅柱主要任務是承擔垂直荷重,磚牆乃抗風抗震之構件,外牆以糯米漿混入石灰,少許黑糖搗拌作磚砌黏料。牆角突出之扶壁柱基礎深入地下數尺,並逐漸擴大成金字塔形,目的在加強鞏固力,避免地震造成損壞。

教堂成為新竹地標

由於教堂為新竹舊有地標之一,十字架高聳方攢尖頂,完全突出主堂層脊甚多,想見當年鐘聲遠播,不僅體現出人對上帝之敬仰,信徒沉浸莊嚴聖殿,更能謙卑感受臨近上帝之希冀。

馬偕(1872-1901年在台灣)、吳威廉(1892-1923年在台灣),及羅虔益(1913-1932年在台灣)等宣教士所設計督造的教堂與學校,由於受到歐洲宗教革後的建築思潮,教會平面皆採簡單的長方形,入口有鐘樓,尾端設講台,側壁成列拱窗,崇尚樸實無華,因此與當時天主教堂之宏偉富麗大為不同。1922年同時興建的新竹教會,基隆教會以及鳳林教會之禮拜堂,可說是吳威廉牧師晚期的建築經典作品。

教堂第一進之鐘樓,有窄梯引導上下貫通,這正是說明「天堂是個窄門」的信仰觀點。鐘樓以地標基點算起分為三層,正面鑲刻有「禮拜堂」及1922之石碑,鐘樓可資眺望市街,信徒由鐘樓底側門道進入川堂,經半圓拱門走入聖殿,仰首即可見屋架通樑以大陸福杉支壁,大樑以二段式銜接而成,與中國傳統抬樑式並不相同。

教堂木桁架為矩形斷面,大樑兩端設Y字行斜樑加固,接點有粗螺絲鐵套鎖住構造,防止桁架水平移位,通樑頂整齊排列桷木,間距中可見到望磚。講壇基座以弧曲構成,左右各闢階梯、側門。講壇四周粉白,空間潔白明亮,搭配黑色牧師袍,格外神聖莊嚴。

蕃薯模型供匠工參考

加拿大宣教師吳威廉所監工建造之西門禮拜堂,尖拱窗壁均隱鑿嵌槽,懸吊鉛鑄止索,使窗扇上下推拉系控自如。1922年教堂興建由北部中會的會堂建築部推動,有吳威廉、羅虔益、王德性、陳清義統籌負責。當時本島玻璃尚未生產,1925年新竹廖啟成玻璃廠,始生產捕魚用浮球,煤油燈,1954年台灣最大的新竹玻璃製造廠,才以生產平板玻璃供應國內外所需,因此教堂使用之玻璃推測係進口產品。

就教堂之規劃而言,採垂直軸線的矩型設計。據聞早期匠工建造教堂,看不懂設計圖之際,宣教師便以蕃薯造出模型以供參考。教堂坐向大致依西方傳統採東西向,以便早晨沐浴金色陽光,下午則享受西曬光線。

高燦榮《淡水馬偕系列建築的地方風格》一書提到,教堂、醫館、神學校和傳教師宿舍等馬偕系列建築,大都為淡水有名泥水匠洪泉與其徒弟黃仔樹所蓋,雖然建造者並非設計者,但兩者配合卻息息相關。教會建築設計為使材料不致匱虞,或取得容易的經濟效益,都以入境隨俗的方式就地取材,建築物雖是外國樣式的設計,也會多少加入泥匠手巧和傳統風格。

李乾朗《台灣建築史》更說明,吳威廉牧師所設計,後用作英國領事廳舍的該棟建築,外牆磚刻可發現「VR」和「1881」字樣,VR表示當時英國女皇維多利亞(Victoria Regina),1881表示建造年份,此落款手法教會建築中,現仍少數可尋。

教堂第二進的督會廳,為聚會議事之所。督會廳前有冊房,簷口有壓簷欄杆裝飾,磚柱杉礎支撐棟架,連接教堂作緩衝轉換空間。廚房地層原有的磚砌水井,新堂建築時因地坪墊高,現已封埋。鳥瞰督會廳全區格局,曲檻迴廊嘉木美植,書舍房櫳堂廡相通。可以看到四披水屋頂呈「十字脊」圖案,窺其配置構圖,視覺上易使人聯想到基督為人類受難,被釘十字架之場景。毗鄰督會廳所搭建之迴廊,不僅具遮避雨功能,更能與其他設施構成互有連通之行進動線。

教堂廣場之珍貴老樹,據年逾古稀的教會耆老,尊稱雙鼎姆的魏長妹指出,自年幼至教堂主日崇拜,即有現在所見枝葉蓊茸的老榕樹,如今已是數人環抱之大樹。每年夏季主日學,能在大榕樹下,品嚐李信忠長老提供,透心清涼暢快到底的加利利冰棒,是許多人成長中感恩的回憶。

教堂立地點由於是日據時代通往客雅山松嶺神社之要衢,也是竹塹西門挹爽門護城濠,城溝所在。地質較一般鬆散,舊禮拜堂建築因使用時間已久,經專家評鑑,有屋頂陷落、鐘樓混泥土嚴重剝落,地層日益下陷,磚牆灰縫腐蝕,柱樑龜裂等現象。

1993年秋,教會基於復原不易,結構安全及維護經費等考量,同年5月長執會議決交由會員大會表決,結果以80票對4票,決定予以拆除。1993年12月7日,矗立70年之老教堂終於走入歷史。

長老教會強調內心敬虔

基本上,長老教會較不刻意注重建築外表形式,而強調內心之誠實與敬虔。馬偕宣教初期,除了在少數教堂與民宅中聚會、講授聖經外,也經常在榕樹下、路邊、溪畔、廟埕巡迴傳道。正如聖經上所說,敬拜上帝不在乎形式與地點,乃在乎「上帝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教會根據聖經中「人人皆為祭司」之觀念,強調在上帝之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這些觀念與想法影響了以後基督教會之建築形式與空間配置。

早期教會之設立,大都以單一功能形態存在,禮拜、聚會、傳道是教會建築主要功能。隨著都市社會人口集中急速變遷與挑戰。教會面對社會多元化與各項需求,體認到信仰不單是教堂裡心靈終極之關懷,更需要積極地走入社會,扮演宣教、教育、服務等多元角色。教會建築,也由傳統透天式平面配置,轉換朝高層化、複合化、挑高空間發展。

教會建築多功能化

1986年興建之第四時期新教堂,除建築形式力求典雅及實用機能外,盡可能在空間與造型上掌握詮釋教義與精神之需求。

屹立於街角棗紅色的新教堂,視覺上有塑造鐘樓地標之延續意象,賓體立面以重覆尖拱展露會堂壯觀。白與紅色系的對比搭配建築形體,主要突顯教會是由「基督寶血潔淨」,連拱有調和突出樓塔效果,對比形式則富於說理意念,具強烈明快感覺。綜觀第四時期新教堂建築語彙,主要表達傳統哥德式建築之精神。

教會設立乃歷史忠實見證,亦是信仰及勇氣之告白。雖經遷徙,已成煙塵不復認,然共同記憶與相似情感歷然如睹。緬懷馬偕牧師以「寧願燒盡,不願鏽壞」之心志,為基督福音鞠躬盡瘁、奮鬥不懈。今菁莪化久,蒼萃成林,新竹教會設立百廿奮起有基,則濟濟多士戮力開設二重埔教會,吾知基督佳美腳蹤揚庥遠也。

此網站由李秀卿女士撰寫程式建置並義務作維護。如果您對本網站有任何建議或指正之處,請 聯絡我們。謝謝!

Copyright (C) 2007 年1月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
修訂日期: 2015 年 08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