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Elder John Lai's Archives

議事錄的保存、數位化與研究:以大甲教會為例

盧啟明撰 《台灣教會公報》 3290期 2015年3月16-22日 p.17 附 圖像 大甲教會小會長執會記錄。 撰者為台灣神學院史料中心研究助理。

一般而言,議事錄是教會/機構最重要而基本的歷史資料,內容包括宣教方針、人事異動、經費運用、信徒生活等各式各樣的記載。因此,若能妥善典藏並運用這些史料,不但可以觀察到具體而微的變遷脈絡,還可以對過去的足跡進行反思;對未來的發展提出前瞻。
有鑑於此,2012年7月大甲教會為保存所屬文獻,針對小會議事錄五冊(1912-1968)、任職會/長執會議事錄二冊(1913-1964),與本中心研商文物保存與數位化計畫。同年10月,本中心與台灣資料縮影公司共同完成舊籍整新;掃描則採取TIFF不壓縮格式,原稿如有泛黃、陰影或色塊,則調整濃淡與明亮對比,掃描後亦進行影像品質校正,去除黑邊與污點,力求文字清晰可識。完成後,提交光碟七片和縮影片一卷,並由本中心引介台灣語文學專業人士,開始辨讀羅馬字手稿。
2013年10月譯本出爐,總頁數1180頁,42萬餘字元,內建控制碼,預備後續建立資料庫。同時,本中心再提交七冊彩色影本、羅/漢翻譯本及電子檔。其後,經該會同意,原件以無酸材料處理,託管於本中心恆溫恆濕的特藏室,並製作翻譯本一套,供研究用(須向該會申請核准)。此一事工係由該會編列預算,含書籍整理費(清潔、除蟲、揭書、掃描、裝訂等)和翻譯繕打費(羅/漢文辨識、打字和翻譯),本中心作為諮詢和媒介平臺,未收費用,並支援印刷經費。
有人問,議事錄單調又冗長,為何如此重要?其實,只要細心整理與分析,就可從文字記錄中窺知信仰形貌和生活實踐。舉例而言,該會議事錄裡就記載吳威廉牧師審核信徒「品行純正」而接納入會,以及陳其祥家族積極參與服事的過程,更記載大甲教會在一百年前就決議要「留存拜堂所屬之書類要件」,這七冊的文書幾乎就是歷史的「縮時攝影」。
要之,此一事工的完成,用該會紀念刊一段話來講,就是「祂不因我們的渺小而放棄……我們共識到無論如何都要去作,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使命。」當我們重視教會文物的保存時,不但會獲得歷史的督促和亮光,也將體會到美好的同工經驗,祂/他/她的更多故事,相信會繼續寫下去,沒有停止。
延伸閱讀:
  1. 資料組,《大甲基督長老教會90週年特刊》(臺中:該會,1999)。
  2. 王成勉,〈臺灣基督教史料之研究〉,《臺灣基督教史:史料與研究回顧論文集》(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98),頁235-272。
  3. 陳子仁,〈從金門後浦堂會議事錄看長老教會的懲戒治理〉,《臺灣史料研究》26期(2005.12),頁99-129。 
    小會議事錄1912-04-28
    大甲教會史料存放於特藏室
    翻譯本
     
         

此網站由李秀卿女士撰寫程式建置並義務作維護。如果您對本網站有任何建議或指正之處,請 聯絡我們。謝謝!

Copyright (C) 2007 年1月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
修訂日期: 2016 年 03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