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傳奇性的女信徒-- 故賴葉長老憶零 

陳嘉式牧師 1980124日)

此文曾刊於「《台灣教會公報》」第1507期(1981118日刊,第7面)

也收錄於「壹葉通訊」(一)


基隆安瀾橋教會在本月(198012月)四日為該教會一位富有傳奇性的女信徒,因車禍而別世的賴葉長老,作第二週年的追思禮拜。故賴葉長老堪稱為傳奇性的人物,可由她的葬禮及追思禮拜看出:她別世後的追思禮拜不是由家人舉行的(賴長老的兩位公子均在美,在她別世時回來為母親舉喪),是由基隆區敬愛她的主內同道舉行的。談到她的善行至今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但一談到她的別世,大家又那麼樣落入沉痛的哀思裡,有如失落自己的家人那樣地沉痛。

故賴葉長老在兩年前(主後1978年)的124日,在她媳婦從美國回來為她作七十九歲生日的後幾天,在安瀾橋教會附近的巷口被車衝倒在地昏迷不省人事。因為肇禍的車子逃逸,許久後才為一位中學生發現。送醫後一直沒有恢復知覺直到離開人世。

各地的親友聽到這個噩耗後,紛紛到馬偕醫院來探望她。在這位身材瘦小,昏迷不醒的老人面前,大家相對無語,呆立成一團。有的人倘著眼淚,輕輕地喚她:「賴長老」。但沒有人敢在她那無助的病床哭出聲來。那種又敬又愛的心思表露無遺。

賴長老原籍嘉義縣後壁鄉,生於主後1899年,民前12年,是一位富農的獨生女。因為父親很疼愛她,不忍叫她離開半步,於是她一直沒有上過學,直到她長大嫁給盧明先生後,才開始覺得學問的重要。引起她讀書的第一個衝勁是她想親自閱讀三國演義。她從丈夫那邊拿到一本字典,在家裡自我教育。作了基督徒以後就學了白話字。自從作了基督徒以後,她閱讀的書籍就以教會內的為主,尤其是聖經。然而她的智慧並不因為自己的所學而受限制,她是一位聰明,機智,有偉大的眼光,言之有物,而且禮貌又非常週到,做事作人都顯露才華而親切的人。

她的傳奇性生活可分述為以下幾點:

她的愛心

賴長老原是富家女,丈夫又是日治時代基隆石炭公會的主席,收入頗豐。她沒有受到貧窮和病痛的經驗,但她很能愛護貧窮和病苦的人。鄰近若有人遭到困境,她一定伸手相助。早年她有許多儲蓄都毫不吝惜地分給別人。丈夫死後,她更認為自己有權處理自己的財物,於是賣田、賣屋、賣自己的貴重東西為別人還債,解決別人的困難。晚年當她財物都用光時,仍然大力地助人,不過以勞力上和精神上的為多。例如為人辦貧民登記,為人找工作,送人去看醫生,和孤苦的人談話等。

因為她行了許多善事,時常會有人送禮物給她。但無論吃的,用的、裝飾的,她都不曾留下為己用。客人一走,她便隨後往窮困人家裡送。人家知道她這樣做,送了吃的東西以後,便坐在她家等,直到看到她吃了一口才離開。雖然吃了一口,剩下若有可送的,她還是照樣送。後來送禮的人乾脆送兩份,說明這一份是給她的,另一份是讓她送給別人的。

她照顧的病人都是貧病交加的人,也常常是家境髒亂的人。筆者曾和她一起去探望這樣的病人,當病人被蓋一掀開來,那怪臭味使我忍不住地往外跑去嘔吐。賴長老看到這種場面,趕快出來安慰說:「愛心是操練出來的」。

她能夠愛護別人其實不只在金錢方面而已。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她有一個令人敬愛、信任的人格。她在各方面都能與人「同情」、「同心」。例如有一次她聽說一位女學生上次高中沒有考上,這次緊張得失眠、頭痛、哭泣,沒法再讀書,幾乎要崩潰。女孩子的父母和醫生都束手無策。賴長老聽到這消息以後,她便每天晚上去陪這位女孩子唸書。她不會講國語,但聽懂一些:這位女孩和父母也不大會台語,她們之間沒多少話可談,但藉著她的禱告和愛心的默契,使這位女孩子得到信心,把心安靜下來讀書。兩三個月陪著她,直到她考完試。

她的傳道精神

賴長老並不善於正統的講台講道。但禮拜中如果有人請她講幾句勉勵的話,這是她最有把握、最精彩、也是最能感人的地方。她引導來作基督徒的,大部份是由她的愛心和幫助帶來的:再來是由羨慕她的人格而加入教會的。她的為人,有見識、有禮貌,無論教會內外大家都把她當作可敬愛的長者,喜歡與她談談。她一點也不讓人覺得有「老婦閒言」的樣子。

由於兩位公子都有高的成就,丈夫死後她變成為全天候的傳道人。整天為福音的事、教會的工作而奔跑。她熱心傳道,但從不干預傳道人或牧師的工作,也不自作主張或作「長老頭」。她很愛護傳道人和神學生。那種程度使人覺得有被她「疼愛」的感覺。但如果有傳道人或神學生和她很親近,接受她的勸導,她便會嚴格一點: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兒子那樣地嚴加教導和愛護。雖然如此,她會有意無意地表示她對傳道人員或神學生的要求比對別人的要求為高。筆者神學院一年級的暑期,被派到東明教會。她時常帶一些零食來探望我,不幸每次她來時都看到我與別人閒談。兩三次後我就被請去「訓誡」。她說:「神學生在工作之餘要讀書,沒有讀書的傳道人是沒有內容的傳道」。第二年暑期我又再被派去,但是在她家初開設的安瀾橋佈道所。那年我讀書而忘了工作。她又勸我說:「光讀書而不作事是讀死書」。她認為作一個傳道人第一要讓人看出你有好的人格;第二要讓人家看出你所講的有「道理」;第三要讓人家看出你做事認真。

她律己很嚴,對傳道者的要求也高,但卻待人寬大。曾有一位做了錯事的傳道人被人傳聞到她的耳中,大家以為她會大發一番雷霆,沒想到她卻那麼寬厚地,主動幫他解決難題。在基隆區的教會,大的如基隆、安樂、小的如暖暖、安瀾橋,在設立之初幾乎每間都受她幫忙過。

她的為人

賴長老明理而正直,不會為自己的利益而偏袒。她認為最高的良心標準是實行上帝的道理。因為她律己很嚴,所以大家都有點怕她;又因她很仁慈,大家又那麼喜歡她。有次她不在家,鄰居正好有兩家在吵架,忽然有人跑過來大喊說:「賴長老回來了!」,兩家人隨即停止吵架,各自躲入各家。那些人都是非基督徒,但對她仍然敬愛有加。他們告訴我說,像這樣的場面時常有,大家不好意思在她面前與人吵架。

賴長老最緊張的時刻是她的兒孫要來見她的時候。每當他們要來之先,她再忙也一定把家裡,衣物再整理一番。她說不願意讓下輩說這個老人生活邋遢。她的丈夫故盧明先生原非基督徒,在病重時才向她說明他早已暗暗地作了基督徒,於是要求受洗歸主。賴長老因為丈夫末作基督徒,於是教會任何醜聞她一句也不願在丈夫面前提出(但她曾說其實盧先生知道的也不少)。盧先生每晚飯後喜歡小酌一杯,並且與妻子談談天。賴長老都盡一個妻子的美德陪著丈夫吃飯談天,然後匆匆忙忙地趕到教會去赴晚間禮拜。

賴長老不但將自己的產業賣完分給窮人和教會,她也時常為別人的需要而向另外一個人借款。於是她時常負債纍纍。有人曾偷偷地到台北告訴她的長公子賴永祥教授(前台大圖書館系系主任,和平教會長老)請她兒子出來還債(其實賴主任時常為母親還債),但她甚為不悅。她說再大的困難她都不願意讓兒子覺得這個母親是兒子的重擔。為了債務,她時常難過、流淚,有時整夜禱告,求上帝幫她脫離困境。

在她心情難過,相處久的人都知道最好的安慰方法是和她談論她的兩個兒子。一提起他們,她就喜形於色。她說她把祖產,以及丈夫要留給兒子的產業都賣光了,但兩個兒子及媳婦不但不曾為這件事責難她,反而時常安慰她,並且鼓勵她行自己良心認為正當的事。人家送給她的東西,她大都轉送光了,但她身邊時常留著一些媳婦送給她的禮物。曾有人好奇地問她那把洋傘為何沒有送人?她說她時常要與媳婦見面,身邊一定要留一些媳婦給的東西,以表示自己對媳婦的疼愛。

賴葉和媳婦賴劉慶理 1971撮影

她的作事

賴長老是一位眼光遠大,有見識,又能作能當的人。她早年極力地要為基隆教會買少將頂的一片土地及建築物,雖然沒有得到教會內的配合而購買成功。但十幾年後大家回想那件事都不得不佩服她的遠見。她三次為安瀾橋教會買土地,最後又將該地建成四樓。無論做地下室、地基、設計等各方面,她都表現出有高人一等的遠見。她能夠用智識做事,也能夠用人格做事。蓋禮拜堂時,人家告訴她,她請的那幾個木匠是全基隆最壞的:光拿錢不做事,而且非常兇暴。賴長老一點也不為這話所動。她請那些木匠喝茶與他們談話,偶而送一些點心去。她說從來沒有見過做事那麼認真而與人和好相處的木匠。有時那些木匠工作的熱心簡直令她感動。

賴長老的願望是把安瀾橋建好了以後,便回到她的故鄉後壁鄉去建立上茄苳教會。等上茄苳教會獨立後她便要到兒子的身邊去享清福。想不到事情是那麼樣地艱難,而人生又那麼地短促。

如果說賴長老有任何缺點,大概是指她缺乏組織能力。她是英雄式的人物,能作能當,令人佩服、敬仰。但她不會組織一個小團體來分擔眾人的勞苦。這大概是因為她的見解太突出:一方面她認為別人的意見不夠好;另方面別人的想法有點跟不上她,於是有很多事情非賴長老無法解決。這事實可由一件事情看出。就是安瀾橋教會的財務一向由她獨當(也只有她才能籌募那麼多的錢)。但當她意外傷亡時,教會顯得有點慌亂。好在穆榮章牧師很堅強,也好在平時與賴長老在一起的會友都被薰陶成一種很好的基督徒特質,於是才能險過了難關。

賴長老在基隆地區熱心傳道,廣行善事,除了她原有的產業,她兒子不斷地支助以外,她也得到一些無名英雄的支持。這些無名英雄都是一些阿香姊,阿換姊……或其他某某兄之類的無名人物。也有王長老、穆牧師這樣的幕後英雄長期支持她。

然而令人難過的就是賴長老借給人家的錢,她不曾去向人要回。人家借給她的卻分文必還。有的人還以她為長老作要脅對她催債。其實她不曾為了自己的緣故而向人借錢。安瀾橋教會的建堂還負了一大筆債。人家以為那些以前受她恩惠或向她借錢,而現在已富有的人會拿出一些錢來替這間教會還債。但這種想法未免太過理想而不切實際。

賴長老的傳奇性信仰生活沒有因她的別世而湮滅。她那傳奇性的人格多少都還印在許多人的內心和性格裡。在這紙上所談的,只是筆者看到的一方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