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永祥講書(020)
台灣 南北基督長老教會,過去真 年 使用羅馬拼音 白話字。 種白話字是用ABC字母,將台語 聲音 語調拼出來 。白話字不但 - 正確將聖經或其他 意思傳達 讀者, 學會曉也 免用 - 時間。
推動白話字最力者是巴克禮牧師(Thomas Barclay,1849-1935)。伊回憶講:「自我來到台灣,
五十年,我一直堅信三項事。第一,若 有健全 有活命 教會,每一個信徒不分男女,
研讀聖經。第二, - 目標使用漢字是無法度達成。第三,使用羅馬拼音 白話字, - 達成這目標。白話字適合婦女、兒童 未受過漢字教育 人使用;讀冊人(士人)只用漢字,就是對白話字 輕視。所以我決心以身作則,用白話字來代替漢字。我一生只有一 講道用漢字聖經,為
- 我感覺遺憾。我當然知影,只用白話字會 人誤會做無學問 人,但想到可能帶來 利益,我就不在乎 。」(Edward
Band. Barclay of Formosa,1936,
.67)
巴克禮牧師
1885年7月(光緒11年6月),創辦白話字 刊物
── “ - - -
- - ”,用漢字寫出就是《台灣府城教會報》。伊 發刊詞講:「 本身看聖經,會受聖靈 感化,雖然無人來教示,
- 會明白上帝 旨意。可惜 本國 字(漢字)真 (難),少少人看會曉得,所以阮有設法別物 法度,用白話字來印冊,
眾人看 快 (懂)。最近 府城阮有設一個印冊 器具, 印字親像 號
款式。 阮 望 眾人 出力學 - 白話字;後來阮若印什麼冊,
會曉得看。人 -
算因為伊 孔子字(漢字),所以 免學白話字,
也 - 看輕伊,講是 - 所讀 。兩樣 字 有路用,不過因為 號白話字 快也 明,
所以人 代先學伊,後來若 續讀孔子字是真好;總是白話字
先,驚了若 讀白話字,
曉得阮別日所印 。所以阮苦勸 眾人、入教以及聽道理 人,男女老幼 字
字 人, 總 緊緊來學。親像 - ,
就會曉得讀 號 教會報、外冊 聖經。 望
道理 深,德性 齊( )備。」《台灣府城教會報》,就是《台灣教會公報》 前身,白話字公報最後一期是1049/1050期合刊,時1969年3月。
十七世紀荷蘭人 台灣 宣教,有相當 成績,但是荷蘭政權 鄭成功趕走,基督教也真快就失落。其原因 ?巴克禮牧師認為是無將聖經譯成本地語言,因為 - ,無有人 - 得看聖經來保守其信仰。實在可惜 是,當
荷蘭印好台灣本地語言 福音書 時,已經慢(遲) 。(Band.
Barclay of Formosa, 1936,
.68)。按宣教師倪但理(Daniel
Gravius)譯出 新港腔馬太福音(
Heylige Euaugelium Matthei.....)是
1661年刊行,隔 年2月,荷蘭人就投降 。(《教會史話》020話改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