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傳奇的解構──談起馬偕和華雅各的爭執

 

 

李加恩撰 原題「馬偕與保羅的宣教策略(I)」見於:部落格「十年一劍竹影中」 評論。本「題目」是編者(賴永祥)所加的。

華雅各醫師(也是牧師,Rev.J.B. Fraser,M.D.) 曾於 1875-1877年間在臺和馬偕同工。

北部教會的開路先鋒馬偕牧師 (Rev. George Leslie Mackay,D.D. 1844-1901)以近卅年時間,立下當今現代教會的雛型,集教育、醫療與教會一體,其功過已為歷史所定案。 以後現代及後殖民的眼光,對眾人激賞的馬偕一生作出解構(decode),勢必引起教會界的頗仙(諂媚者)一陣子的錯愕、驚慌。

但近來,曾被真空包裝的「馬偕學」﹝1﹞史料,陸陸續續解密,或者說一一被翻成中文,還有多少隱藏在黃金般燦爛的宣教事業背後,一些不為人知的辛酸過程及人事糾葛,不會被爆料。 筆者不是水果日報的記者,善長挖人瘡疤,以揚臭為志趣,筆者僅認為,北部教會是由一群志士,集體在上帝國的花園裡,各個憑著上帝所賜的恩賜,將這個花園,繁殖成各式各樣不同品種的花卉,如今在太陽光下璀璨地開著的花朵,絕不是僅有馬偕牧師一個人的功勞。

以漢人喜好崇拜英雄的民族性,在缺乏批判及求真的精神下,一股腦兒地將所有功勞歸諸於壹人,當然是最便宜了事,馬偕的傳奇(legend)也這樣在牧師的講臺上及教界報刊的論述上不斷地被強化,信徒不膜拜起馬偕都難! 本人只是嘗試從灰燼當中,重新確立其他與馬偕一起來臺宣教的宣教師地位,特別馬偕本人一直被信徒錯認為是醫生,充其量他僅是無照營業的牙醫師,其他正牌從加拿大派來協助馬偕的醫生,反而被比下去,黯然失色,這是不應有的失衡舉動,教會界不能再以訛傳訛,以無知掩蔽真實(truth)。

還原歷史的真貌,重新對史料做出再詮釋,這是後現代的趨勢。 據目前我的判斷,臺灣教會的思想層次及水平,可能還未邁入「後現代」,而能夠以在宣教事業是被殖民的角度、眼光者,重新提出過往歐美宣教師在臺佈教的功過評論,更是鳳毛麟角。

譬如,第一位從加拿大總會派來的醫生華雅各 (Rev. J. B. Fraser,B.A.,M.D. 1875-1877),本身亦是牧師,雖然僅兩年的時間在臺灣,但在建立醫院的規模上,一定有他不可忽視之功勞,但不幸的是師母在臺灣生第四胎時,患產後褥過世,華雅各醫生只好攜帶幼兒回加拿大; 但當他重新想回到臺灣宣教時,他的申請書被加拿大拒絕,理由是馬階認為他與華雅各勢不兩立(incompatible),詳細內容可從Formosa Mission﹝2﹞裡看見端倪: 兩位牧師為了蓋宣教、醫療大樓,意見相忤,華雅各甚至向加拿大總會投書,希望停掉正在建築中的這兩間房屋,它將醫療及馬偕的宿舍和其他開放給神職人員(Bible Ministers)的宿舍分開,原因我想,可能牽涉到宣教的總路線,以當時有限的資源,處處資金都需要母會核准、支援時,在第一線作戰的總指揮官馬偕,當然對這棟在宣教地區第一個建構的大樓,內心有他的期許及盤算,可能這方面跟華醫師的對不起盤,而華醫師先出手寫信回加拿大,可能也是令馬偕心寒的因由。

雖然可能情況也許不是這樣,但北部教會第一個醫生牧師,再怎樣也不能抹煞他兩年在臺服事的事實,和他在喪妻調理一陣子後,仍然想回臺灣打拼的熱忱。 因為華牧師的這封信,馬偕還擔心總會不給他搬進新的牧師館,他與華雅各爭執點: 在論有限的時間及金錢下,應該將兩棟房子合併建構嗎? 馬偕堅持分開蓋,最大的理由,在他向總會分訴中,他說到他有權利單獨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 (... but he believes that he has a right to a place of his own)。

當時負責蓋房子的是華醫生,在他為台灣這個多颱風、地震及暴風雨所設計的兩間石頭屋,材料及施工費用總共美金八千五百大洋,建築物落成後也是他告別台灣的時刻。 若說他有意搶功讓馬偕吃憋也不盡然,1876年9月25日他寫信給母會澄清加國的報刊雜誌的錯誤報導,說他是淡水宣教區的創始人,華醫師說當他人還在加拿大時,淡水的佈教事業及醫療服務,已由馬偕牧師創辦了。 在馬偕受到幾次瘧疾的攻擊後,他還建議總會多派幾位宣教師來分擔馬偕的憂及苦。 此君後來被改派到安大略省,他在那兒期間,還寫信回總會,說他是多麼懷念臺灣。

加拿大總會對兩人的是非(affairs),也饒富諷刺地留下一句評語: 華醫師最大的不是,是工作的太努力。 這句雙關語給後人留下無比的想像空間。

話說保羅的宣教伙伴,從第一次旅行傳道,他與巴拿巴從安提阿出發,第二次因馬可的關係,保羅換和西拉一起同行,半途加入提摩太與提多,聖經的作者對每位保羅的助手或伙伴,都持平均衡地報導,甚至在羅馬書最後一章,保羅還對那卅五位,在 主裡面與他一起同勞苦的人,一一提名紀念。 我不曉得北部大會為何獨尊馬偕與吳威廉兩位宣教師?

§ 註一: 第一個提出「馬偕學」這口號的是教會史學家老前輩 ── 賴永祥長老。

§ 註二: 此處的英文全名是Correspondence Pertaining to the Formosa Mission of the Board of Foreign Mission,係分裝成六盒的 microfilm,時間貫穿1868-1923,是加國教會對臺宣教裡最重要的官方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