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永祥講書(017)
永康陳大鑼(1893-1983)對「白話字」 著作有極大 貢獻。甘為霖牧師 《廈門音新字典》、戴仁壽醫生 《內外科看護學》、或是劉青雲著《羅華改造統一書翰文》, 有陳大鑼苦心 協助,伊 名雖然 -
- 書 「頭序」看 ,但往往被忽略。
陳大鑼 漢學基礎非常好,伊七歲就讀永康義塾,九歲進永康教會小學,1907年進台南長老教中學,秀才許凌雲(1862-1944)就是伊 老師。1910年11月中學畢業18歲,就由甘為霖牧師(Rev.William
Campbell,1841-1920)約聘,接林錦生(1894-1980) 缺,協助其字典 編輯,共事三年。林錦生工作二年,所負責 就是彙集仝音無仝形 字,陳大鑼接落來負責解義 修整詞句。《廈門音新字典》,俗稱《甘字典》就是甘牧師得 林陳兩位學生 協助來完成,
1913年順利刊行。
當時 新樓醫館有戴仁壽醫生( .
Gushue-Taylor,1883-1954),計畫刊行《內外科看護學》(英文書名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Nursing), 用台語羅馬字寫,就約陳大鑼協助。伊也是 本手冊ê收尾者,斟酌所有ê字句,小心收整稿件,也到日本橫濱做校對ê工。書
1917年由台南新樓病院 新樓冊房發行。會曉白話字 人讀 本冊,就
病理、治療 途徑 看護 要領。[伊受戴醫生之託也整理好漢字本,可惜無有機會印行,今其稿已經不知下落]
,了後伊就 長老教中學附屬小學擔任教員6年。
1922年劉青雲(1894-1982)完成學業 日本 來台,就著手應用新式學術組織並利用羅馬字 漢字 編寫一本文牘,因有硯友之誼,tui31923年起陳大鑼就受託協助,書名《羅華改造統一書翰文》。伊 -
組織上有所貢獻, 監印 校對特別辛苦從事,該書 上海商務印書館付印。根據劉家檔案,1924年10月15日起,廠方每禮拜三 交來印樣,每
16面,由大鑼斟酌( - )校對,繼續到1925年2月10日校完。主文513面,連同序、目錄、附錄等計550面,由台南新樓書房發行。其間名義上陳大鑼是青雲經營 「三多商會」書記。1926年起,改 青雲父親劉瑞山(1867-1947)經營 「和源」,掌管土地財務,到1945年為止。
二次大戰後,陳大鑼擔任台灣省立台南農業職業學校教員,授國文課,共十年而退休,退休後伊 - 肯協助學人。1962年荷蘭學者施博爾(Kristofer
.
Schipper)來台鑽研道教,1972年美國穆海飛(Harvey Mole)來台擬編台英字典,
有得 伊 協助。晚年伊刊《昔時賢文》一書贈與親戚朋友,是羅馬拼音白話字 漢文對照,有句讀、句解、註釋,共178面;附有二十四孝 故事(語解)。
陳大鑼,1893年3月1日 永康出世,父親陳塗圓,母親劉甜。陳大鑼二十歲 時 大灣張啟明三女順結婚,育有七男(肯堂、滿堂、耀堂、煥堂、祝堂、瑞堂、彩堂)三女(瓊花適王茂丁、瓊音適林來旺、瓊英適林日祥)。
陳大鑼屬永康教會,任執事 長老多年,並擔任書記之職,整理教會各項記錄,服務數十年如一日。1935年永康土墼厝禮拜堂倒塌,經伊 王發、吳筆、陳網諸位長執推動購地新建禮拜堂。伊ti71983年7月17日過身,永康教會就以「教會葬」舉辦告別式,埋葬 台南基督教公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