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永祥講書 (002) 林錦生 《廈門音新字典》
林錦生, 1894年12月16日 台南出世,父親林江河,母親詹敏。伊
1904年入新樓長老教中學(今長榮中學前身);1907年春三月中學畢業,時14歲,就受聘協助甘為霖牧師編修字典,工作將近二年,
了後辭任,努力學習日語。1911年三月考 台灣總督府醫學校,1916年畢業就行醫;先
楠梓橋 頭,後來去廈門、汕頭、上海(後明醫院)等所在開業, 研習漢醫。二次大戰後轉來台灣,
橋頭自營「和光醫院」,以腎臟科專長出名;
也擔任過鄉民代表會主席,信用購買合作社理事主席等職。林錦生早年屬台南太平境教會,1905~1911年約五年外久擔任禮拜司琴;戰後 橋頭教會擔任長老 附設懷恩幼稚園董事長幾若年, 獻仕隆路土地一筆 教會。晚年專研易經,著有《圖解新世紀形相學》(1978年台南鵬逞印刷廠印),1980年正月20日過身。
林錦生 夫人施錦(1917~1969)育有子女五人:長子宗邦(針灸師)、長女淑芬(適張俊傑)、次女宜男(適洪進來)、次子宗翰(醫學博士,
日本行醫)
三女冠男(適洪山水)
我 林冠男女士得 林錦生撰《七十年前之回憶》一小冊
,這本冊 副題是「廈門音新字典 我」,是一本教界難得 回憶錄。是漢文著作,
共有30面,分三段:(一)學而時習之,(二)練琴司琴,(三)字典編修。第三段再分七小節:(1)(fa45)雞焉用牛刀,(2)新字典構想,(3)參考書,(4)即席提案,(5)英國流紳士,(6)冊房經理鋒芒不露,(7)
無戶籍之私生子。冊並無記明出版年, 我推定是1975年冬天。
根據林錦生 回憶,《廈門音新字典》 編修分兩部進行:第一部讀音基礎篇,專責彙( )集仝音無仝形 字;第二部解義篇,專責抄錄語義、修整詞句。錦生負責第一部基礎篇,以打馬字 《廈門音 字典》做藍本,根據甘牧師所製 羅馬字單語手冊,單語每字一 ,按照英文字母, 第一字A排起。錦生收集仝音無仝形 字,不管偌
收入去 音內底;同時審定各字 讀音,追求正確;俗語字 參考「十五音」,取捨 真斟酌,默默埋首修撰( ),經過將近兩年才完成。
-
錦生 回憶內底 提起兩項惋惜 代誌:第一應該順應潮流,將日文中慣用 漢字文句成語彙( )集編入字典,但心有餘力不足;辭任後彙集170多語(譬如挨拶、沙汰、玄関、丈夫等),親手交
甘牧師,但無看 被採用。第二 冊房經理孫耀雲先生合作所完成
53句俗語字, 仝款無路用。
1910年11月,陳大鑼 台南長老教中學畢業,甘為霖牧師隨 約聘,來負責第二部解義篇,大鑼和甘牧師同工三年,完成解義、整編 校正。《廈門音新字典》
終於
1913年順利出版。字典 完成是甘牧師 心願 設計,也是林錦生 陳大鑼 辛勞傑作。
|